课件编号5928998

13 诗词三首 课件(共28张PPT)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5058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诗词,三首,课件,28张,PPT
  • cover
课件28张PPT。13 诗词三首 同学们,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精品,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五首诗词曲都是名家杰作,千百年来脍炙人口。通过学习和吟诵,我们能得到美的熏陶,并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词中,感受其优美的意境,品味其艺术魅力吧!导入新课一、学习《行路难》(其一)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著有《李太白全集》,有诗近千首。写作背景 《行路难》(其一)是李白写的三首《行路难》的第一首,反映的是天宝元年(742),李白被“赐金还乡”离开长安时,友人盛情地送别与他愁闷愤懑、向往重返长安施展才华的复杂心境。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循声低和。 2.教师提示朗读节奏。 朗读节奏有两种划分方法:音节划分、意义划分。七言古诗的节奏一般有“二二三”式或“二三二”式,这首诗七字句均为“二二三”式。 3.教师领读两遍,学生自由练读,注意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整体感知1.《行路难》(其一)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 能充分反映作者内心情感的动作,主要在诗的前四句。第一、二两句写的是美酒佳肴。这样的美酒佳肴谁见了都会产生食欲,更何况是以饮酒出名的作者呢!但是作者却是端起酒杯又推开,拿起筷子又放下,拔出佩剑,举目四顾,使他感到一片茫然。这“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2.作者为什么提到吕尚、伊尹的故事? 借吕尚、伊尹的故事来说明贤臣在明君治下倍受重用,而自己也希望得到君主的器重以发挥自己的才干。问题探究3.探究“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深层含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诗人积极入世的强烈要求,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像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两句诗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为我们后来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源泉,充分展示了诗人的人格魅力和个性精神。问题探究文章脉络第一部分(第1句~第4句):以酒宴消除不了诗人心头的郁郁不平,来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寂寞和惆怅。 第二部分(第5句~第6句):以“冰塞川”“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和仕途的阻塞。 第三部分(第7句~第8句):写诗人想隐居,而又幻想能受君命,实现“安黎元”“济苍生”的宏愿。 第四部分(第9句~第12句):写诗人抱负不能实现而发出的悲愤的慨叹和痛苦的呼号。 第五部分(第13句~第14句):展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相信未来是光明的。写作特点1.诗中比兴手法的运用。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用吕尚、伊尹、宗悫等历史人物的典故作比喻,含蓄地表达作者悲愤、苦闷同时又执着于远大理想信念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一共十四句,八十二个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 《行路难》(其一)通过对跌宕起伏的感情变化的描写,反映了作者面对黑暗污浊社会的苦闷、愤郁和不平,表现了其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的精神。课堂小结二、学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白居易齐名,并称为“刘白”;与柳宗元并称为“刘柳”。其诗精练含蓄,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有《刘梦得文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