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943727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三单元《花木兰》人教新课标(2014秋)

日期:2024-05-16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7次 大小:230135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三,单元
  • cover
《花木兰》教学设计 (欣赏课) 一、教学目标 1.聆听民乐与管弦乐合奏曲《花木兰》,感受乐曲蕴含的河北梆子音乐元素特点,体会乐曲苍劲、高昂的情绪。 2.在聆听、演唱、参与的音乐活动中,能够分辨乐曲结构,进一步感受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 二、教学重、难点 1.感受乐曲《花木兰》蕴含的河北梆子音乐元素特点,体会乐曲苍劲、高昂的情绪。 2.乐曲主题的听辨与记忆。河北梆子特点音调2、#4、5音的演唱。 三、教材分析 河北梆子是河北地区的戏曲剧种之一。唱腔苍劲悲壮、激越高亢。骨干因多以徽、商、宫为主。伴奏乐器主要有板胡、笛子、梆子、笙等。打击乐器的锣鼓经与京剧基本相同。作曲家杨洁明根据河北梆子的唱腔,于1998年创作了民乐与管弦乐合奏曲《花木兰》。花木兰(412年-502年),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而流传千古,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花木兰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电影、电视剧、歌舞、豫剧等。乐曲《花木兰》通过民族乐器与管弦乐器的对比与合作,再现了花木兰的故事。 乐曲由三个部分组成 (ABA) 。第一部分音乐欢快、热烈,昂扬、有力。首先,由板胡奏出主题旋律,与弦乐器巧妙融合,交相辉映,生动的表现了木兰替父从军的决心和花木兰的飒爽英姿。 乐曲第二部分,优美抒情,宛转悠扬的情绪特点,带有歌唱性的叙说。用稍慢的速度由管子、竹笛分别担任主奏,表现出了木兰及战友们对家乡及亲人的怀念之情。第二乐段#4的运用,使乐曲的戏曲风格非常浓郁。两件民族乐器的运用,更增添了乐曲的民族音乐风格。 乐曲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基本重复,结尾处更为激烈,表现了木兰与战士们奋勇杀敌以及荣归故里,乡亲们欢迎凯旋勇士的场面。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几幅花木兰的人物图片。 2.教师出示用石雕、豫剧、国画、动画片等艺术形式塑造的花木兰人物图片,背景音乐,乐曲《花木兰》第一部分。 3.学生看后说出人物名字,引出本课欣赏的内容。 (1)教师启发学生从背诵《木兰辞》引入主题。 (2)学生简单回答出花木兰的英雄事迹。 过渡语:今天,我们学习新的表现英雄花木兰的艺术形式———聆听民乐与管 弦乐合奏曲《花木兰》。 (二)乐曲欣赏 1.整体聆听 (1)播放乐曲《花木兰》完整音频。教师提出问题:乐曲可以分几个部分? 每部分的情绪是怎样的? (2)学生听后回答:三部分(ABA);第一部分音乐情绪欢快、热烈、昂扬、 有力。第二部分优美抒情、宛转悠扬。第三部分情绪更加欢快、热烈。 2.分段欣赏 【聆听第一部分】 (1)出示乐曲第一部分的谱例 (2)聆听第一部分音频。教师提出问题:第一部分的主奏乐器是什么?表 现了怎样的音乐形象? (3)学生听后回答出是板胡。表现了木兰替父从军的决心和花木兰的飒爽 英姿。 (4)教师出示板胡图片,简单介绍板胡。板胡在中国大约有300多年的历 史,品种繁多,音色明亮,高亢。是我国多种梆子腔戏曲,北方戏曲和曲艺的主要伴奏乐器。 (5)告诉学生本首乐曲就是根据地方戏———河北梆子的曲调创作的。 (6)带领学生演唱第一部分主题。边唱边提示学生观察这部分谱例,唱准 ,从中体会河北梆子曲调的特点。 (7)引导学生随着音乐敲击桌子,模拟鼓的音色参与表演。 【聆听第二部分】 (1)播放乐曲第二部分音乐,要求学生听出主奏的乐器是什么?表现了怎 样的场面? (2)学生听后回答:管子和竹笛。宛转悠扬的情绪,带有歌唱性的叙说。 表现出了木兰及战友们对家乡及亲人的怀念之情。 (3)介绍乐器管子是一种吹管乐器,历史非常悠久。管子的音量较大,音 色高亢明亮、粗犷质朴,富有强烈的乡土气息。管子的用途很广,可用来独奏、合奏和伴奏。尤其在中国北方的一些乐曲里,管子是非常重要的吹管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