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951688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2课时14页)

日期:2025-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5次 大小:824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2课时,14页
  • cover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课文内容分析: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写实和写虚交替进行,美丽的幻象和残酷的现实更迭出现,是这篇童话的特点,也是这个凄美的故事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课文开头描写了小女孩的处境:大年夜的街头又冷又黑,天下着雪,小女孩还在街头卖火柴。接着,写了小女孩为了暖和自己,五次擦燃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的种种幻象———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直至跟奶奶一起飞走。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在街头。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课后练习提出“朗读课文”“小女孩几次擦燃了火柴?每次擦燃火柴都看到了什么?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和同学交流印象深刻的部分,说说你的感受”等学习要求,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梳理、交流等方法,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掌握了基本的识字方法。语文学习的重点,也从第一学段的以识字、写字为重点转向学阅读、学表达。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习了许多童话故事,对这一体裁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并且具有了初步的童话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旧、饿”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几”“晃”“喷”,会写“柴、冷”等13个字,会写“火柴、围裙”等17个词语。   2.能说出小女孩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火柴时看到的幻象及表达的愿望。   3.能说出对课文印象深刻部分的感受。   教学重点:   1.能说出小女孩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火柴时看到的幻象及表达的愿望。   2.能说出对课文印象深刻部分的感受。   教学难点:   能说出对课文印象深刻部分的感受。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旧、饿”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几”“晃”“喷”,会写“柴、冷”等13个字,会写“火柴、围裙”等17个词语。   2.读通读顺课文。解决阅读中因年代久远或国情不同产生的疑问。理清文章脉络。   3.品读交流课文第1-4自然段中印象深刻的地方。   【教学过程】   一、插图导入,唤起阅读期待   1.PPT出示课文插图1,教师提问:仔细观察这幅图画,你关注到了哪些信息?有什么疑问?   学生观察,交流:   预设一:这是一个冬天的夜晚,因为屋子里、街道上都亮着灯,屋外正下着鹅毛大雪。   预设二:屋顶上、街道上都覆盖着一层白雪。街道上只有一个小女孩,衣服穿得很单薄,光着脚走在雪地里,她的身后留下了一串串孤独的脚印。   预设三:这么冷的天,还下着雪,小女孩为什么一个人光着脚走在街道上呢?   2.教师引导:是啊,这还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呢,家家户户团聚的日子,小女孩为什么会孤零零一个人流落街头呢?让我们一起到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名篇《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去找答案吧。(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释疑解难,梳理文章脉络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并做上标记。   2.反馈交流。   (1)指名逐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及时纠正错误读音。   预设:   ①“擦燃”的“燃”是翘舌音,“rán”不要读成“lán”。   ②“蜷着腿”的“蜷”读“quán”,不要读成“juǎn”。   ③“几”“晃”“喷”是多音字。   分别出示“几”“晃”两种读音的字典义项,引导学生发现:“几”在“几乎、茶几”等词语中读jī,在“几个、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