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科目 科学 年级 课题 《神奇的小针》 主持人 记录人 主备人 参加人员 教 材 分 析 《神奇的小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的活动内容,本单元属于综合探究活动单元,目标是“对实验现象的原因进行猜想与假设”的具体探究能力训练。围绕这一目标,教材设计了《神奇的小针》、《有趣的磁铁游戏》、《磁铁的妙用》三个主题活动。 《神奇的小针》这一课要是在“做中学、学中做”。从学生动手制作神奇的小针引入,在激发探究兴趣的游戏活动中,发现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并对其原因进行初步的猜想,训练学生的研究技能。《指南针家史》阅读可以使学生知道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 研 纪 实 贠杰: 实验中学生用磁铁摩擦小针的位置可能不一样,有的用磁铁北极一段摩擦小针的针尖,有的摩擦小针的针鼻;有的用磁铁的南极一端摩擦小针的针尖或针鼻。因此,小针出现的指向可能不同,两个小针接近时出现的斥吸情况也会不同,教师应提示学生记住实验的方法及现象。 孙杉枝: 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制作、去游戏、去发现现象、去猜想原因、去解开秘密。在做实验时,教师要强调安全,切勿让学生拿小针朝向他人。每人取出缝衣针要在磁铁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十几下后,让学生猜想,磨擦过的小针会具有怎样的“魔力”呢?接着引导学生用水浮法、悬吊法观察静止下来的小针所指的方向,以引起其初步的疑问。 薛爱玲: 水浮法、悬吊法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耐心等待和细致观察,以便对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大胆准确的猜想。要求学生结合小针出现的不同现象,让同学对“魔力”产生的原因进行大胆的猜想,引出对磁铁的研究。 苏小芬: 为了真实、准确地反映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形成科学技能和科学态度的情况,评价应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可采取谈话、平时考察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主要采取自我评价和随堂评价的方式,如学生大胆猜想、积极答问、主动参与、团结协作等方面,对学生参与完成实践活动的情况也要随机评价。 教 学 设 计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学会简易指南针的制作方法,经历制作指南针的过程,在实验中观察现象,猜想其原因。 2.培养学生喜欢大胆想象,相互合作的学习态度。 3.了解指南针的发展史,培养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 自制指南针,对出现的现象的原因进行猜想。 【教学准备】 1.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缝衣针、大头针、曲别针、泡沫塑料板、水槽或小盆、、细线、水、指南针等。 2.教学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样礼物,展示给同学们看老师带的礼物(缝衣针和磁铁)。一根普通的缝衣针可以缝衣服,缝沙包,可以挑刺,可以扎破物品......,今天我们要用磁铁给缝衣针施以魔法,使它变成一根神奇的小针。(板书课题:神奇的小针) 下面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做科学大闯关游戏: 二、科学大闯关 第一关 智力猜猜猜 : 1.出示制作“魔力”小针的活动材料:磁铁、缝衣针、和细线,让学生猜猜“魔力”小针的制作方法。 2.出示“魔力”小针制作的三种方法:(1)将缝衣针在磁铁上沿着同一个方向摩擦。(2)将缝衣针在磁铁的一段上沿着同一个方向摩擦。(3)将缝衣针在磁铁上任意摩擦。让学生小组讨论,选出他们的最佳方案,小组代表发言并简单说出理由 。 3.展示“魔力”小针的制作要求:(1)只能用磁铁的一端对缝衣针进行摩擦;(2)摩擦时,只能向缝衣针的一个方向摩,不能来回摩。 4.让学生分组实验,验证实验过程。多媒体出示实验要求:(1)实验用品要轻拿轻放;(2)注意安全,分工合作;(3)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