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谁的本领大 各位专家评委: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谁的本领大》 一、说教材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谁的本领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3课的内容,本单元是以探究电的本领为主得单元。本节教学内容是这个单元的一个综合活动,是学生初步了解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的基础上的应用和深入,也为下一课《安全用电》做了相应的准备。环环相扣,有机结合,为学生学习掌握与电有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在学情方面,现在的三年级学生,年龄还小,对电的知识还很陌生,以及听课的技巧也不强。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去,使科学教学进入到一个走进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 三、 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运用整理、分析的方法了解有关导体和绝缘体的资料;能做简单 探究性实验,并做实验记录。 过程与方法: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了解什么是导体、绝缘体,能区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制造和创新设计,学会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体验与人合作及成功的喜悦;愿意用证据验证假设。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精神要求,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了解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材料。 ?教学难点:能做到简单的探究性试验,知道科学探究的过程。 五、说教法和学法 下面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能达到本节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谈谈教法和学法: 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观察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手段为学生提供直接的感性的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大胆的创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动手实验,发展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教学是双向的活动,因此学生的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也特别的重要。这节课我主要让学生自己进行比较归纳,培养他们的分析概括能力,合作交流法的应用,培养了学生团队精神,养成了乐于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 六、说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的达成本节课的课堂教学目标,我做了如下的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以小组为单位,简单电路各一套(电池、电池盒、小灯泡、小灯座、开关等各1个、导线3根)、铜片、橡皮、干木棒、玻璃、布条、塑料、皮筋、陶瓷勺、硬币等材料,可以让学生自行准备更多的探究材料。 七、实验改进要点 本课活动内容较多,我指导学生如何用好实验材料,不至于学生盲目去做会影响教学进度,这也是培养科学、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非常有利的,三年级也是实验常规及能力培养的初始阶段,对今后的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填写实验报告时以符号代表要表达的语言,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八、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重点谈一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我们家里都有家用电器,如果这些电器出现一些很小的毛病怎么办?(学生自由回答) 修的时候需要用到哪些工具呢?(钳子、螺丝刀等。) (学生说出哪一种工具,教师就拿出哪一种) 2、观察它们有什么样的特征?(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观察后说出:工具的“把”是木头、塑料、橡胶,“杆”是用铁做成的。 3、为什么这些工具的“把”上有的木制,有的有塑料、橡胶的材料呢? 学生可能提出木头、塑料、橡胶不能传电,而铁能传电…… 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