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的本领大》实验课说课教案 一、使用教材: 青岛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电的本领》第13课《谁的本领大》 二、说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以探究电为主,由《灯泡亮了》、《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谁的本领大》、《安全用电》四课组成。以学生生活经验入手,学生前两节课掌握了基本的电路知识以后,为后两课《谁的本领大》、《安全用电》坚定了基础,学生可以综合利用前面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创新设计,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如怎样判断导体和绝缘体,怎样安全用电等。《谁的本领大》的学习又为《安全用电》提供了相应的准备。四节课,前两节是基础,后两节是应用和深入,层层展开,环环相扣,构成了这个单元,使学生掌握与电有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三、说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导体、绝缘体。能区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2、科学探究目标:完成对常见物体导电性能的探究性实验,得出结论,并与同学交流。 3、科学态度目标:尊重事实,愿意用证据验证猜想;乐于与人合作完成探究。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够分辨生活中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了解导体和绝缘体材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能用所学导体和绝缘体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教学重点: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教学难点:能区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四、说实验改进要点 首先我增加了准备了铝箔纸、碳棒、铅笔芯等学生猜测不确定的材料,使学生思维产生冲突,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其次教材中用干电池、小灯泡、导线等组装的电路可以检测区分绝缘体和阻值较小的导体,但不能检测求证阻值较大的导体,比如自来水和人体皮肤。因此我用两个发光二极管、三极管和托盘创造性的设计了超灵敏鹅蛋灯小神灯,它可以非常灵敏的检验物体的导电性,而且体现了废物利用的思想。 再次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人体导电吗? 五、说实验器材 教具:完整电路一套,超灵敏鹅蛋小神灯、发光二极管和小喇叭组装的电路一套、烧杯,镊子、干木棒、食盐、药匙、镊子等 学具:学生探究用电路、电源、灯泡、铁钉、干木棒、塑料棒、玻璃棒、铝片、铝箔纸、导线、碳棒、铅笔芯、橡皮筋、毛线等。 学生实验记录 六、说实验设计思路 1、学生分组实验:学生用电路检测常见物体导电性 2、教师演示实验:用三极管、两个发光二极管等自制的超灵敏器鹅蛋小神灯,检测阻值较大的导体,如人体。用发光二极管、小喇叭组装的电路检测湿木棒、盐水的导电性。 七、实验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提出任务 导入教学视频 设计意图:在科学学习中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进入新课程的学习,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动手实验,合作探究 活动1、猜想预测 首先请同学们对这些常见的材料进行猜想,根据猜想把材料分类。学生这时候可能把碳棒、铝箔纸等不确定或者猜错,对于学生猜测不同的我用红笔及时勾勒出来。 活动2实验探究 同学们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是否导电,对前面猜想进行验证。把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期间我加强对各组的指导,引导学生解决检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学生边实验边记录,使学生养成及时记录实验报告单的良好习惯。 实验后我让学生充分汇报,学生这时会发现自己猜测的和实验结果有不同,顺势引出导体、绝缘体的概念并板书,从而更进一步体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从而突破教学重点。 为了完善学生对导体绝缘体的认识,培养学生探究兴趣,我拓展了人体导电实验和对比试验。 活动3拓展演示人体导电实验和对比试验 ①干木棒和湿木棒导电对比实验 学生猜湿木棒的导电性,我用发光二极管和小喇叭组装的电路检测 ②水和盐水的对比实验 拿出净化水,倒入烧杯,学生猜它的导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