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鱼儿的奥秘》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大象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探访鱼儿》第四课《鱼儿的奥秘》,课本36页———39页。 【基于课程标准】 了解生命体的主要特征;热爱自然,珍爱生命;能设计研究方案,并运用于力所能及的探索活动;勇于发表和说明自己的见解,乐于倾听不同的意见,以完善和修正自己的观点。 【基于教材特点】 本节课以活动为载体,以探究为核心,教学内容综合性强,教材提供的学习情境贴近真实生活,利于学生以生活经验和周围环境为基础进行探究活动。学生在观察鱼的过程中提出研究问题,小组商议研究计划,明确活动规则,并通过实验与交流,归纳概括出鱼类的共同特征。 【基于学生实际】 学生在本节课之前只是对鱼有初步的认识,能说出鱼类的部分特征,但不完整和系统;虽然有一定的探究经历,但自主设计研究计划、明确活动规则,并在交流中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有选择性的进行完善与修改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节课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通过研讨交流,归纳概括出结论,从而达到“一举多得”的目的。 【学习目标】 1、尝试自主设计探究性实验,积极参与讨论和辩论,从而发展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观察、实验、访谈等多种方式收集信息、获取证据,思考并归纳出鱼类的共同特征。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之道,建立平等的生态道德观。 【学习重点】 小组自行设计研究计划,讨论活动规则,组织探究实验,并从中归纳鱼类的共同特征。 【学习难点】 小组自行设计研究计划,商议活动规则,在交流中指出不足,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教具准备】 水槽、鲫鱼、橡胶手套、滴瓶、食用色素、湿毛巾、课件。 【学具准备】 水槽、鲫鱼、金鱼、锦鲤、盖水槽的布、湿毛巾、鱼网、橡胶手套、滴瓶、食用色素、绷带、皮筋、夹板、纱布套。 【评价设计】 1、针对目标1主要采用表现性评价和交流式评价,课堂上通过汇报、交流、修改研究计划来检测目标1的达成。 2、针对目标2主要采用论述式评价和选择式反应评价,课堂上通过归纳鱼类的特征和出示动物图片判断是不是鱼来检测目标2的达成。 3、针对目标3主要采用交流式评价,课堂上通过汇报、交流研究计划和实验结论来检测目标3的达成。 【教学活动预设】 学??????习??????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观察 提问 商议 计划 了解前概念,聚焦新问题 问题1:你认识哪些鱼?这些鱼都有什么共同之处?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掌握学生课前对鱼的了解,并根据回答,板书:身体表面有鳞、终生生活在水中。出示并认识三种鱼,揭示课题。 问题2:仔细观察水槽里的鱼,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鱼,认识鱼的尾部和鳍。 问题3:鱼尾摆动是在做什么?如果只固定住鱼的尾部,鱼还会游动吗?可以用什么方法验证? 问题4:怎样证明鱼鳍与鱼的游动有关? 问题5:鱼的嘴和鳃一张一合是在做什么?怎样做才能清楚的看到水是从鳃里排出来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观察中生成问题,并合理猜想,渗透“观察到的现象要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的科学理念,培养学生善于从观察到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明确研究问题,商议交流计划 问题6:第……小组,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了解各小组的状况,发现选择的问题过于集中,能及时调整。 课件出示制定研究计划的步骤:(1)明确成员分工;(2)选择研究材料;(3)商议研究过程;(4)提出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根据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制定研究计划。 问题7:针对这个小组的研究计划,谁来说说你的看法? 【设计意图】在交流研究计划时,教师引导学生从中发现不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