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029126

四年级下册科学12小个子能不能跷起大个子 教案鄂教版

日期:2024-04-2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925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四年级,下册,科学,小个子,能不能,跷起
  • cover
《小个子能不能跷起大个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一课是鄂教四年级下册《科学》“课外活动”单元中的一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与前后教学内容没有知识上的关联,是一节比较独立的内容。   教材首先是让学生交流平时玩跷跷板的事情。玩跷跷板无非是两种情况:第一,两个体重差不多的小朋友坐在离支点相等的距离,可以玩;第二,两个体重不同的人,重的坐的离支点近,轻的离支点远,也可以玩。当学生交流了这些情况后,教材提出了问题:为什么个子差别很大的人也能在一起玩跷跷板呢?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采用了杠杆尺这一装置。教材要求学生根据玩跷跷板的经验,让学生挂钩码,想办法让杠杆尺平衡。并将这些方法记录下来。当学生收集了许多让杠杆尺平衡的方法后,组织学生整理分析得出:两边重量一样,距离支点的远近相同,杠杆尺平衡;重量重的离支点近,重量轻的离支点远,杠杆尺平衡。然后,让学生应用不对称平衡的条件解释小个子跷起大个子的原因。   这种思路其实是先明确了小个子跷起大个子的方法,肯定了小个子可以跷起大个子。然后通过做平衡实验,得出结论,解释玩跷跷时的这种做法。如果按照教材的思路上课,最大的问题就是,跷跷板与研究杠杆尺联系不紧密,容易给人两张皮的感觉。当提出“为什么个子差别很大的人也能在一起玩跷跷板呢”这个问题后,学生不清楚为什么要研究杠杆尺的平衡。   为了使教学能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探究的意味更浓厚一些,我对教学思路做了一定的改进。同样实现了知识、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多方面收获。   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在课堂上或生活中接触了一些常见的力,如重力、压力、拉力等,知道省力、费力、力的方向改变等名词,并具有一定的表达、分析、概括能力,也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学生对玩跷跷板也不陌生,这些对学习本课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学生独立完成杠杆平衡条件、杠杆作用的探究活动还是存在很大的困难,因此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从方法、过程上给予引导,并让学生按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杠杆尺平衡条件的研究,使学生明白,要想玩跷跷板,必须让跷跷板保持平衡。   2.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实验研究、揭示规律、实践应用”的探究过程。   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研究杠杆尺的不对称平衡,解决小个子和大个子玩跷跷板的问题。   2.难点:对实验情况的整理与分析,得出杠杆尺平衡的条件。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跷跷板图片、三段视频)、黑板上的记录表。   学生:杠杆尺装置、钩码、记录单、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研究杠杆尺的对称平衡。使学生明白要想玩跷跷板,必须使它平衡。  1.课件出示跷跷板图片,提问:图中的玩具大家认识吗?   讲述:跷跷板主要是有一个横杠和中间的支架组成。   2.提问:有问题想请教你们,如果两个个子差不多的小孩子,坐在跷跷板的两头,他们能不能玩?   学生预测,播放视频。(可以玩)   提问:他们为什么能玩?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3.讲述:到底是怎么回事?这节课我们用一种类似于跷跷板的装置进行研究。大家注意看,你们桌面上的装置像不像跷跷板?哪里像?   在学生谈的基础上教师简介:这个装置叫杠杆尺。上面有一把尺子,尺子的正中间被固定在支架上。我们把正中间0刻度的位置称作支点。在支点的两边,各有五个红色的标记,每两个标记的距离都是相等的,并且上面都标有数字。   4.教师演示并讲解:现在,我们用两个一样的钩码代替小朋友,钩在杠杆   尺两边5号位置。松手后,杠杆尺处于什么状态?   讲述:这种状态叫平衡。   教师用手压跷跷板的一头,询问学生:像不像在玩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