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043332

8.去年的树 课件(25张ppt)+教学设计(2课时)+说课稿+教学反思(4份打包)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370055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课时,4份,反思,教学,课稿,教学设计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 本次课我以“鸟儿为了寻找树,去了哪些地方,找了谁,结果如何”为线索,让学生梳理文章内容。在梳理中,学生可以很清楚地找到四次对话,根据对话,采用了默读、自由读、分角色读、齐读等形式,引发同学们思考人物对话时的具体语言环境和内心情感,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的真诚对话,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文章略去了鸟儿在寻找朋友过程中和面对灯火时的心理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想象,进行了补白。既然是想象,就没有标准答案。在这里,我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积极地肯定、鼓励他们。最后的拓展,我想学生在小鸟和大树之间一定有很多话想要表达,因此让他们以对话的形式展现,一来加深对文章以对话展开情节的认识,二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初步感受对内容的续写的方法。 不足之处:童话是学生都比较喜欢的内容,教学中学生往往有很多出彩的发言或想法,但我过于注重教学的流程展开,对于学生的一些语言或发现没有很好地抓住展开,今后要更关注课堂的生成。8 去年的树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切”,会写13个生字,会写15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鸟儿心情的变化。能联系课文展开想象,说出鸟儿寻找朋友时的内心想法。 3.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并和家人交流自己的感受。 【重点难点】 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拟人童话的特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难点: 读、悟课文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心理,懂得童话揭示的道理。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师:同学们,这幅图美吗?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师:在大森林里,有一棵大树,他和一只鸟儿是朋友,每天鸟儿都来为大树唱歌,大树呢,则会专注地倾听,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之间的感人故事。 板书:去年的树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情况。 (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 生字:冷 离 等 剩 斧 砍 谷 柴 煤 油 诉 睁 接 词语:寒冷 离开 一定 原野 发生 剩下 树根 斧子 山谷 火柴 村子 煤油灯 告诉 灯火 接着 (生带读 顺序读 自由举手读) (2)教师相机指导正音。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注意读音:“剩”“柴”“睁”是翘舌音。    “冷”读“lěng”,不读“lěn”。 “离”读“lí”,,不读“ní” 识字方法:熟字带生字:等--诗 斧--爷 柴--些 煤--某 加一加:令--冷 乘—剩 欠—砍 由—油 争—睁 3.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离、等、煤、诉、接) “剩”的第九笔是撇,第十笔是点。 ———斧”是上下结构,书写时“父”的撇、捺应盖住“斤”。 ———煤”字左边的“火”作部首时末笔捺变点。 ———离”“等”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 ———诉”是左右结构,右边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 ———接”是左右结构,右边上面一个“立”,下面一个“女”。 “柴”是上下结构,上面是“此”,下面是“木”。 4.学生练习写字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在语言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什么? 课文主要讲了一只小鸟遵守约定回来发现朋友树不见了,然后分别询问了(树根)、(大门)、(小女孩)后,找到用火柴点燃的煤油灯的故事。 师:课文是采用对话形式展开故事情节的。全文共写了几次对话?分别是谁与谁的对话?对话的内容是什么? 小组合作,找出对话,探讨内容。 第一次对话: 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说:“好的,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第二次对话: “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