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044572

四年级下册科学16变色龙 青岛版(五年制)

日期:2025-10-0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8次 大小:208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四年级,下册,科学,变色龙,青岛,五年制
  • cover
课题:第16课 变色龙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各种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 (2)通过动物的自我保护学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培养信息的搜集、加工并进行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各种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信息的搜集、加工并进行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课前师生分工协作,在各个科普网站收集了许多有关动物自我保护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录像片段以及新鲜有趣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学习任务: 1. 自然界里的各种生物为了生存,各自捕食自己的食物,譬如稻谷被蝗虫吃,蝗虫被青蛙吃,青蛙被蛇吃,蛇又被鹰吃,我们称生物之间的这种食物联系为食物链。 2. 让我们一起观看一段狮子捕食斑马的录像。讨论:狮子捕食斑马有没有成功?为什么? 3. 师:是啊,没有谁甘愿成为别人的美餐。为了生存,动物们想方设法来保护自己,在方法上它们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动物是用什么方法来保护自己的,你感兴趣吗? (二)浏览资源,探究保护方法: 1. 学习“保护色” (1)阅读感知 一起来看一份阅读材料,哪位同学为我们读一读? 思考并讨论:为什么两组蝗虫的“命运”截然不同。 师评价:同学们的见解很有道理,不过是否正确,还需要科学的依据。 (2)游戏体验 我们不妨做一个游戏,老师提供蝗虫在水泥地上和草地上的两幅图片,图中各有若干只蝗虫。现在你就是那只吃蝗虫的“鸡了”,我们来比一比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正确地数出图中蝗虫的个数,怎么样? 先后出示两幅图片,学生数数,师给出正确答案。 总结:同学们,你能用一段话表达刚才游戏的感受吗?请仿照屏幕格式小组内先交流。指名回答。 电脑出示回答提纲: 1、蝗虫在水泥地上,与地面颜色 , 容易被数出来; 2、蝗虫在草地上,与地面颜色 , 容易被数出来; 3、由此可见 。 (3)实验验证 同样奇怪的现象在鱼类身上也存在,老师去市场买菜时发现,同样是乌鱼,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浅,我很纳闷,不知是什么原因?同学们帮我想一想,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老师也是这样猜想的,为了验证我们的猜测,我和几位同学曾经做了一个实验,老师将实验的过程用摄像机摄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不好? 讨论:看完录像之后,你发现乌鱼的体色深浅不同与什么有关系吗? 揭示: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乌鱼改变自己的体色,使得与周围环境相似,从而达到自我保护。谁能用关键词概括一下这种方法的? (4)讨论交流 其实,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乌鱼并不是专家,动物世界里有许多比它更具代表性,同学们还知道其他一些吗? 2. 学习其他保护方法 (1)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在《动物揭秘》学习网站上进行自主探究,其中文字资料、视频资料、图片资料里的内容丰富多彩,如果同学们有兴趣,还可以通过超级链接接入到因特网上。 网络资源浩如烟海,在进行网络探究时,一定要有目的性,否则效率会很低。本次活动的目的是: 电脑显示: 发现动物还有哪些保护方法,试用关键词进行概括,并记录下来。 本次活动的时间只有12分钟,建议同学们加快浏览与阅读的速度,争取有更多的发现。请同桌两人组成学习小组,合理分工,协作学习。开始吧! (2)数据处理,交流成果。 师:好,时间到,已经有很多同学将研究成果展示出来了。让我们对照数据做进一步的研究。请同学们观察电子表格,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提出来。 师:表中的数据看起来比较乱,我们还可以通过EXCEL的自动排序功能进行整理。 首先通过动物进行排序,你们发现哪一种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最多? 最后通过保护方法进行排序,你又发现哪种保护方法最常用? 总评:通过同学们的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