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049782

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专题复习《爱莲说》常考知识盘点及习题

日期:2024-05-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2次 大小:12200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专题,复习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爱莲说 常考知识盘点 1.资料链接 (1)周敦颐   周敦颐,北宋哲学家,字茂书,号濂溪,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山下有溪,名为濂溪,还建濂溪书堂讲学,因此被称为濂溪先生。《爱莲说》是周敦颐于公元1068年做南康郡守时写下的。他曾于府治东侧开辟一块四十余丈宽长的莲池,池中鉴赏莲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每当微风吹过,田田荷叶轻摇,阵阵馨香扑鼻。先生凭栏放目,触景生情,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 (2)说   是一种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比较相似,“爱莲说”也就是谈谈爱莲的一些感想。 2.文章中心概括 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表达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贵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异。 3.写作特点 文章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与赞美,歌颂它坚贞不渝,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衬托,用菊正面衬托,用牡丹反面衬托。 (1)通假字 可爱者甚蕃 “蕃”同“繁”,繁多,多。 (2)古今异义 ①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古义:挺立 今义:种植 ②陶后鲜有闻 古义:少 今义:新鲜 (3)一词多义 ①之:水陆草木之花(的,助词)。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取消句子结构的独立性,不译)。 (4)词类活用 ①名词作动词 不蔓不枝 蔓:原意为枝蔓,文中指生枝蔓。 枝:原意为枝节,文中指长枝节。 ②形容词作状语 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亵:原意为形容词,轻慢,文中意为轻慢地。 (5)成语积累 ①出淤泥而不染:从污泥中生出来,却不沾染污泥。比喻在污泥的环境里能保持纯洁,不受影响。 ②不蔓不枝:比喻言谈或文章简洁明快,不拖泥带水。 (6)重要句子翻译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文:我惟独喜爱莲花,莲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一点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娇媚。 ②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香气远播,越发清芬:洁净地挺立在水上,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③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译文: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 ④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对于菊花的爱好,自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不家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当然人很多了。 (7)问题探究 ①本文主要写“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 答: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突出莲的高洁质朴,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 ②文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从其象征意义入手谈谈你的认识。 答:象征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的品质,在当今社会,学习这一品质尤其重要。 ③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不同? 答:相同点:表现出他们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不同点: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了归隐;周敦颐强调人格修养,尽管周边的环境很不好,但可以不同流合污,保持高尚人格。 ④说说作者心中的君子具有怎样的品质? 答:围绕“不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特立独行”、“洁身自好”、“庄重”、“质朴”、“正直”作答,要写出两点以上。 典型题精选 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4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