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054651

1《草原》教案+教学反思(2课时)(8页)

日期:2024-05-0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3196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草原,教案,教学,反思,2课时,8页
  • cover
1 草 原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本,通过自主读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抓关键词,结合画面去体会作者描写的草原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语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搜集与草原有关的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 2.制作课件:草原分布图;中国画欣赏图片;草原风光图;视频《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学生准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与草原有关的图片、文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你去过草原吗?在你的印象中,草原是怎样的呢? 2.你知道我国有哪些著名的草原吗?出示“草原分布图”,使学生了解草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青海、新疆及西藏地区。 3.讲述:很多年前,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第一次到内蒙古大草原去参观访问陈巴尔虎旗,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参观访问记———《草原》。今天,就让我们与老舍先生一起去欣赏那儿的美景,结识蒙古族同胞,一起感受草原独特的风情。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呈现情境,激起学生对草原的向往,产生“走进”大草原的兴趣,形成阅读期待,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提示:把课文读正确、流利,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扫除障碍。 (1)课件出示第一组词(读词语,拼读加点字,然后在括号里写出拼音): 绿毯(  )    陈巴尔虎旗(  ) 衣裳(  )    彩虹(  ) 马蹄(  )    豆腐(  ) 羞涩(  ) (  )   微笑(  ) (2)课件出示第二组词(读词语,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蒙古包  好客  同行  似乎 指导:读准词语中加点的多音字,再给多音字扩词。 重点理解“同行”的不同读音、不同意思并举例说明。 同行xínɡ:一起行路。 同行hánɡ:行业相同;同行业的人。 3.再读课文,说说每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理清作者参观访问的经过,试着概括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介绍草原的。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归纳。(板书:景物美、人情美) 设计意图:在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寻作者参观访问的“行踪”,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发展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也使下面的学习过程有物可寻,有章可遵。 三、品读感悟,共同鉴赏 1.过渡:老舍先生是如何把草原的美丽风光展现出来的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2.引导: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这段话的哪些景物让你感受到了草原的景美?边读边作批注,想好后可以先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3.学生交流品味。 (1)课件出示:“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先抓住“清鲜”“明朗”感受天空之美,再换词比较“空气是那么清鲜(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晴朗)”,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 (2)课件出示:“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板书:一碧千里)先理解“一碧千里”中“碧”的意思,然后猜测“一碧千里”的意思,再引导学生想象大草原“一碧千里”的画面;联系本段第二句话,理解“并不茫茫”的意思,体会并读出草原无边无际的绿与美。 (3)课件出示:“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图文结合,体会作者把草原比作绿毯,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的好处。引导 引导学生体会比喻修辞方法的妙处。 学生展开想象,体会“绣”字的妙处,从而感受羊群给草原带来的生机,感受草原的动态美。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