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068685

21《邹忌讽齐王纳谏》常考知识盘点及习题

日期:2024-05-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1次 大小:124650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邹忌讽齐王纳谏,常考,知识,盘点,习题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曹刿论战 常考知识盘点 1.资料链接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的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最初有《国策》《国事》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 《战国策》语言活泼流畅,粗中有细,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如善于讽涑的谋臣邹忌,任性顽固的贵族老妇人赵太后,追逐功名富贵的策士苏秦。另外,还特别善于运用一些讽喻性的小故事作比,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战国策》不愧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后世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2.文章中心概括 这篇课文通过邹忌以身设喻,规劝齐王纳谏的事,说明了国君广开言路,虚心接受谏言,对于修明国家政治的重大意义。 3.写作特点 (1)情节完整,人物生动。全文只有300多字,情节却相当完整,对人物刻画讲究,如齐王在文中只两个动作,贤君形象却跃然纸上。(2)巧设比喻,以小喻大。以生活小事来说明纳谏的重要,娓娓道来,人情人理。(3)叙事简洁,剪裁巧妙。如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情节,作者作了绘声绘色的描绘,后来进谏时,却只作概括叙述。(4)语言生动幽默。如邹忌的三问,内容相同,只是在文字上略有变化,既表现了他的怀疑,又毫无重复之感,三答的内容也相同,但感彩却不大一样。 4.文言文基础知识和理解运用 (1)古今异义 ①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古义:规劝 今义:讽刺 ②明日,徐公来 明日:古义:第二天 今义:明天 ③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古义:地土方圆 今义:地点 ④谤讥于市朝 谤讥:古义:指责议论 今义:诽谤嘲讽 (2)一词多义 ①朝:朝服衣冠(zhāo 早晨)   于是入朝见威王(cháo 朝廷)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cháo 朝见) ②孰:是可忍,孰不可忍(谁、哪一个、什么) 我与城北徐公孰美(哪一个)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通“熟”,仔细) ③旦: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第二天)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旦旦,天天):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早晨) ④诚: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的确、实在)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真心、诚意)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如果、假使) (3)词类活用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形容词意动,以……为美) ②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名词作状语,当面) ③闻寡人之耳者 (使动用法,使……听) (4)重要句子翻译 ①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译:对着镜子审视自己(的形象),更(感觉)远不如(徐公美)。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我妻子说我美,(是因为)偏爱我。 ③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所有的大臣、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指责寡人过错的,得上等奖赏。 ④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指责寡人让我听到的,得下等奖励。 ⑤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 (5)问题探究 ①邹忌的妻、妾、客是怎样评价邹忌与徐公之美的?邹忌从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邹忌的妻、妾、客都说他比徐公美。而邹忌并没有陶醉于这些溢美之词,通过比较、思考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即人们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不会说出事情真相。由此,他进一步悟出了治国的道理,即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让人们都敢于说真话,这样才能实现大治。 ②“王之蔽甚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述。 答:由于“私王”“畏王”“有求于王”,导致身边的人对王从不讲真话。(符合文意即可) ③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 答:从日常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贴切自然,入情入理,让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