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071600

13《西湖十景》 教学课件(17张幻灯片)+教学设计+素材

日期:2025-10-20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9次 大小:469255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西湖十景,教学课件,17张,幻灯片,教学设计,素材
    (课件网) (山色空濛雨亦奇)何加林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精细笔墨 表现细节 水墨创作 “心中的印象西湖” 区分墨色 添画细节 参考图片 完善创作 用墨用笔有哪些特点? 可有“淡妆浓抹”的意境? 你最满意的是什么? 情… 画 吟诵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NNENNNNY : △G 所价 远盹峰 动 你农我农》 NNWN CN 屏 摄影 币 小 lutnIWll 2 IuE 叫吧字 呵呵呵 回吧回呵呵呵 昵图网www.nipic.com8:tangly|o27 昵图网wwu.nipic.com By:Art_ No:20141010040636730000 nAcor 四mm贤=n与里 夼 据 增幻[ poppea poppa apapa aGape:里 断桥春色 忆江南 农历成年冬 最忆是杭州 昵图网m⑤ A 共1课时 13 西湖十景 小学美术 浙人美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走进水墨西湖,感受和了解西湖十景的人文内涵与景点的主要特征,尝试用墨色浓淡方式表现心中的西湖印象及意境。 (二)过程与方法:观察西湖景色的水墨意味,探索墨色变化,尝试用墨块概括地表达对景物的感受。 (三)情感目标:用美术的眼光去感受西湖的山水之美,感受水墨写意的愉悦之感。 2学情分析 学习中国画着重基本功的掌握,但决不仅仅是技能的学习。笔者认为,作为中国画艺术语言基础的笔墨技巧需要传授,但应通过学生亲身实践,感受为主真正体会到用笔的方法。以墨色浓淡的变化为切入点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提示建议为辅的方法轻松学、乐中学,使课堂教学逐层递进,气氛活跃,以达到提高水墨画造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纯真境界及蕴涵在内的中国画的精神。 3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用墨色的浓淡变化表达近、中、远的空间层次。 (二)教学难点:用水墨技法表现西湖的意境美。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一、体验活动,寻找墨色 ———尝试画字水墨游戏,感受浓淡。 ? 师:毛笔蘸水加墨在宣纸上写出名字,再加水重复写相同的字。 学生体验观察水墨的变化,字体逐渐的变淡,用笔侧着写,感受墨色的层次美,活动中逐渐的加水和大胆侧锋用笔,体验变换的用笔方式所形成的不同墨迹。 ———反馈学生的体验游戏: 教师使用手机摄像头实时拍摄学生的绘画过程与作品,并运用同步软件将手机画面同步到显示屏呈现,以便观赏评析,说一说墨色发生的变化。 师:宣纸上的名字居然出现这样有趣的现象,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生: 师:随着水分的不断加入,墨的颜色也产生不同的变化,在纸上留下了浓淡深浅奇妙痕迹。 师:我还发现这一笔有粗细的变化,你是怎么做到的呢?用的是什么方式,可以分享下吗? 生: 师小结:笔法使用的力度和方向的变化使笔画有轻重缓急,形成干枯的变化,让水墨显得更有韵味。墨是实的,水是清的,只有加入了水,墨才会显得有灵性,才会通透。 ———板书:浓淡 【设计思路 :让学生画出第一笔,感觉毛笔、水、墨宣纸的特性和韵味。积累学生的每一笔感受,唤起对水分、笔触、水墨融合的知觉,感受笔墨水汇聚在宣纸上墨色的变化体现个性化。】 ———观看老师水墨视频 师:你们太厉害啦,我要学学你们的笔墨来画上几笔,看看我是怎么使用。(点击视频学生观看教师使用笔墨的方式。) 生:表述自己的感想。 教师小结:我用了大块的墨色简练的表现荷叶的高低错落,怎么样?这样使用笔墨是不是很带劲,是不是也想如此挥洒笔墨呢? 活动2【活动】二、尝试水墨表现山水 ———感受画面的意境美,妙用墨色 师:这是我非常留恋的一个地方,在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 师:你们看这些画面,悠悠远山,盈盈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