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079163

【备考2020】高考一轮复习学案:必修三12.30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日期:2024-05-1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5次 大小:23404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活跃,之际,明清,理学,宋明,12.30
    第30讲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真题速递 1.(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6)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  ) 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 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 2.(2019.4·浙江高考·6)顾炎武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他曾有诗云:“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诗中所体现的情怀是(  ) A.“经世致用” B.“人心一点灵明” C.“循天下之公” D.“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3.(2018·天津高考·1)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  ) 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4.(2018.4·浙江高考·7)思想家王守仁说:“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者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其主张(  ) ①重建儒学信仰 ②人人都有良知 ③无私则无心 ④道德自我完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7)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6.(2017·江苏高考·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7.(2017.4·浙江高考·6)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  ) A.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B.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 C.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 D.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 考纲解读 考点 内容 说明 1.宋明理学。2.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1.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思想内容、历史影响。 2.明清之际儒学思想的代表人物、思想内涵、历史影响。 是高考必考点之一,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材料题也较多出现。 知识梳理 考点一 宋明理学 1.兴起背景 (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盛行,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2)隋朝时:儒学家提出了“ ”的主张,儒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佛教、道教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3)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又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 。 2.形成过程 (1)创立———二程” ①哲学观: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把天理与 直接联系起来。 ②认识论:提出“ ”,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 (2)成熟———朱熹 ①哲学观:天理就是 ;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②认识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3)发展———心学 ①陆九渊:心是万物的本原;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②王阳明:宣扬“ ”“心外无理”的命题;提出“致良知”和“ ”的学说。 3.历史影响 (1)重视主观意志的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品格起了积极作用。 (2)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