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098256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训练一(含答案,2份打包)

日期:2024-06-2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53次 大小:4432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
  • cover
阅读训练一 (一)冬 景 早晨起来,匆匆到河边去。一个人也没有,那些供人歇身的石凳儿空着,连烫烟锅磕烟灰留下的残热也不存,手一摸,冷得像被烙铁烫了一样生疼。 有人从河堤上走来,手一直捂着耳朵,四周的白光刺着眼睛,眯眯地睁不开。天把石头当真冻硬了,瞅着一个小石块踢一脚,石块没有远去,脚被弹了回来,痛得“哎哟”一声,俯下身去。 堤下的渡口,小船儿依然于柳树上,却不再悠悠晃动,横了身子,被冻固在河里。船夫没有出舱,吹着他的箫管,若续若断,似乎不时就被冻滞了。或者嘴唇不再软和,不能再吹下去,在船下的冰上燃一堆柴火。烟长上来,细而端。什么时候,火堆不见了,冰面上出现一个黑色的窟窿,水嘟嘟冒上来。 一只狗,白茸茸的毛团儿,从冰层上跑过对岸,又跑过来,它在冰面上不再是白的,是灰黄的。后来就站在河边被砸开的一块冰前,冰里封冻了一条小鱼,一个生命的标本。狗便惊奇得汪汪大叫。 田野的小路上,驶过来一辆拉车。套辕的是头毛驴,样子很调皮,公羊般大的身子,耳朵上、身肚上长长的一层毛。主人坐在车上,脖子深深地缩在衣领下,不动也不响,一任毛驴跑着。落着厚霜的路上,驴蹄叩着,干而脆地响,鼻孔里喷出的热气向后飘去,立即化成水珠,亮晶晶地挂在长毛上。 有拾粪的人在路上踽踽地走,用铲子捡驴粪,驴粪却冻住了。他立在那里,无声地笑笑,做出长久的沉默。有人在沙地里扫树叶,一个沙窝一堆叶子,全都涂着霜,很容易抓起来。扫叶人手已经僵硬,偶尔被树枝碰了,就伸着手指在嘴边,笑不出来,哭不出来,一副不能言传的表情,原地吸溜打转儿。 最安静的,是天上的一朵云,和云下的那棵老树。 吃过早饭,雪又下起来了。没有风,雪落得很轻,很匀,很自由。在地上也不消融,虚虚地积起来,什么都掩盖了本质,连现象都模糊了。天和地之间,已经没有了空间。 只有村口的井,没有被埋住,远远看见往外喷着蒸气。 1.给下列句中的“刺”字选择恰当的意思,填序号。 刺:①尖的东西进入或穿过物体。②感觉器官受刺激而感到不舒服。 ③侦探;打听。④尖锐像针的东西。 (1)四周的白光刺着眼睛,眯眯地睁不开。 ( ) (2)他小心翼翼地剔除鱼刺,将鱼块夹到奶奶碗里。 ( ) (3)奶奶在缝衣服时不小心把手指头刺流血了。 ( ) (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请不要总想刺探别人的生活。 (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晃动———( ) 惊奇———( ) 调皮———( ) 立即———( ) 安静———( ) 掩盖———( )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若续若断: ? 不能言传: ? 4.作者写景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展开的呢?请举例说明。 5.作者写冬天的冷,分别是从哪些地方来写的? 6.读下面的句子,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天把石头当真冻硬了,瞅着一个小石块踢一脚,石块没有远去,脚被弹了回来,痛得“哎哟”一声,俯下身去。 7.既然写冬景,为什么结尾还要写村口的井“喷着蒸气”呢?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样写说明村口那个地方不冷。 B.这样写更能够反衬出冬天的冷,因为“喷着蒸气”就说明外面太冷了。 C.这是作者大胆的想象,以吸引读者的注意。 D.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井是唯一没有被雪盖住的事物,与上一段形成对比。 8.你有没有认真观察过冬天的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把你认为最能反映冬天特点的景物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吧! (二)故乡的水墨画 故乡的菱塘是散漫的,远眺像一幅幅大大小小的水墨画,零零散散地蛰卧于村边地头,大的有几十亩,小的仅半亩多。每年初春,熬过了一冬的菱塘便渐渐有了生机,起初疏疏朗朗的,细小的菱叶漂浮于碧水间;一过“黄梅”,菱叶们便争先恐后地涨满菱塘,把整个水面挤得密密匝匝。此时,一张张翠绿的菱叶被支棱得翘了起来,菱盘上缀满了一丛丛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