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114088

人音版高一全一册必修1 第四节 醇厚的中原韵课件(14张幻灯片)+导学案

日期:2024-05-04 科目:音乐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3次 大小:1706880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音版,中原,幻灯片,14张,课件,厚的
    醇厚的中原韵 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唱《沂蒙山小调》感受民歌魅力,掌握起承转合及鱼咬尾的创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聆听中原地区民歌,感受中原地区民歌特点,总结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拓展探究,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喜爱和对音乐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学唱《沂蒙山小调》,总结其创作方法 三、课前自习知识 1、中原地区 中原地区:指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包括河南、山东、河北等三个省份的区域。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区之一,这里的音乐具有粗犷的气质、醇厚的情感,诙谐的格调,爽朗的热情。 2、《沂蒙山小调》 这首歌又名《沂蒙山好风光》,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唱红了沂蒙山区,飞遍大江南北,被定为临沂市市歌。 《沂蒙山小调》的前身《反对黄沙会》诞生于蒙山第三高峰———望海楼脚下的临沂费县薛庄镇上白石屋村。 1940年正值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沂蒙抗日根据地建立不久,日寇经常‘扫荡”,以国民党临沂专员张里元为首的顽固派也时常破坏抗日根据地。他们利用当地反动势力———黄沙会,与我抗日军民对抗。为扫除抗日障碍,我费东工委和行署,向黄沙会会员做下大量艰苦细致的政治教育工作,但由于反动派的严密控制,都未能奏效。最终,我军不得不决定使用武力解决。 1940年6月上旬,根据上级命令,抗大一分校于山东临沂地区的垛庄南山一带参加了反顽战役。校文工团的编审股长李林和团员阮若珊受主任袁成隆之命,在费县白石屋村借助当地的花鼓调编写了歌曲《反对黄沙会》(《沂蒙山小调》的前身)。此歌在反顽战役的政治攻势阶段,出色地发挥了瓦解敌人、教育群众、鼓舞我军斗志的重大作用,受到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称赞。 1953年秋,山东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的李广宗(副团长)、王印泉(研究组组长)、李锐云(乐队队长),因应本团演出工作的需要,将一首他们搜集的民间传唱的无名民歌,重新修改记谱,将原来歌词中的抗日主题,改为歌颂美好家乡的主题,后面又续加了两段歌词,定名为《沂蒙山小调》,从此传遍大江南北的沂蒙山小调正式版本诞生。此歌首唱人是彭丽媛的老师山东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女高音歌唱家王音旋,在山东引起了轰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首“山东民歌”已响彻国内外。 3、鱼咬尾创作手法 鱼咬尾是指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相同的结构,也叫衔尾式、接龙式,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也是音乐的一种创作手法,在我国很多的民歌中体现,比如著名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就很能体现这一种结构形式。 4、起承转合四句体创作手法 起承转合在音乐学科领域里为民族曲式结构原则之一。⑴起部(即呈示),主题最初陈述;⑵承部(即巩固),通过重复或变化重复来巩固主题;⑶转部(即发展),发展主题,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⑷合部(即结束),结束全段音乐。四者之间 互相依存,互为作用,有着严密的逻辑性,体现着很强的辩证关系。 5、《王大娘钉缸》 在河南昌邓县、息县、商城、固始一带,流行着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地花鼓。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其演唱内容多为北方各地流传的生活小调。《王大娘钉缸》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歌舞曲。地花鼓之所以受到广大老百姓的喜爱,一来是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表现了老百姓的真实情感和对生活的现实性追求;二来是它的表演形式生动活泼,诙谐幽默,富于亲切感。 6、《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 河北晋县的民间小调《孟姜女哭长城》,它的流传与《茉莉花》有近似的地方,也遍传于全国汉族聚居地区,但二者也有不同之处:《茉莉花》以“变体”的流传居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