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整理数码照片?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闽教版的小学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的第9课,本册课程的第三个模块--数码相片的获取与处理模块的第2课。只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相片存入电脑的两种方法,培养学生整理相片的好习惯。 学情分析 本课知识点相对简单,并且与生活密切相关,相信学生可以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设计理念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信息技术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方法、思想、意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让学生自主学习整理照片,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道相片存入电脑的两种方法,能将数码相机中的相片导入电脑,了解像素的概念。 了解光影魔术手的功能,能使用软件浏览数码照片,能使用光影魔术手删除相片,养成及时整理数码相片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具 体 内 容 解 决 措 施 〖教学重点〗将相片存入电脑,浏览、查看、删除相片。 语言直观教授,生生互助,师生教授 〖教学难点〗 像素的概念。 视觉直观教授,引导想象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应详细阐述并写出流程图) 教学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 设计意图、依据 第一步骤: 导入 引导学生观察P49图9-1,思考:为什么图像上会有很多小方格,这些小方格代表什么? 讲解像素:用数码相机拍摄景物,实际上是利用图像传感器将图像分成一个个很小的方格,记录每个方格在点阵中的位置和色彩信息数据。这些方格称为像素。一幅图片的像素越高,图像的分辨率越高,图像就越精细,看起来就越细腻和清晰。 谈话:上节课已经不知同学们回家拍摄以“我家的一天”为主题的照片,这节课我们就要来看看同学们拍的怎样,把一些拍得不好的相片或者不符合主题的相片删除掉,整理出符合主题的相片。 出示 课题:整理数码相片 学生思考并尝试回答问题 认真观看并听讲 谈话交流 幻灯出示课本图片 幻灯出示 幻灯展示 激趣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为接下来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谈话交流加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明确主题 第二步骤: 新知教授 活动一:将照片存入电脑 1、讲解相片存入电脑的必要性。 2、参照课本P50,让学生自学后,上台演示如何将照片存入电脑。 3、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先完成任务充当小老师帮助其他同学。 4、教室讲解、演示P51,将照片存入电脑的第二种方法。比一比:两种方法有何不同,各有什么优势。 5、小结: 通过数据线传输:直接用数据线连接电脑,不需要拔内存卡操作简单。 通过读卡器传输:不需要携带相机,只要把内存卡拔出即可,出门携带方便。 活动二:启动光影魔术手 1、介绍几种常用的图像处理软件:美图秀秀、光影魔术手、Potoshop等 2、启动光影魔术手的方法: (1)双击桌面图标 (2)开始———程序———光影魔术手 3. 引导学生观察软件窗口的组成 4. 小结:光影魔术手是一款常用的图像处理软件,提供很多相片处理的实用功能,能对相片画质进行改善,个性化效果处理等。 活动三:浏览、查看、删除相片 1. 浏览相片的必要性 浏览相片方便我们从许多相片中挑选出符合要求的相片,整理相片 2. 引导学生浏览“我家的一天”相片 小组学习,每个小组推选一幅照片,展示、评价 4. 在查看相片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些成像模糊、重复、不合主题等的照片,这些相片通常称为废片,可以将其删除。 学生认真听讲 自学课本P50后,上台演示如何将照片存入电脑。 学生互帮互助,完成任务 学生认真听讲 学生认真听讲 学生认真听讲 学生认真听讲并细心观察 认真听见 自行浏览,发现问题。思考、讨论:若对某张相片特别感兴趣,想查看相片的画面细节及图像信息,该怎么办? 动手操作,整理自己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