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116248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3.13数据处理与分析 教案 浙江摄影版(新)

日期:2025-11-07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1次 大小:1528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3.13,数据处理,分析
  • cover
课?题?第13课??数据处理与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浙江摄影-出卷网-六年级上第三单元第13课。第三单元从数据的收集、处理与分析等方面入手,系统呈现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调查研究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体验计算机与网络在数据处理与分析上的优势。无论从整个调查任务来看,还是从信息技术学科层面来看,本课都是第三单元的核心,前期信息收集和整理,是本课的基础,而后期调查成果的展示,又必须基于本课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本课主要学习统计图的制作,及利用统计图进行初步的数据分析。由于统计图具有方便、直观、形象等特点,学生的理解难度一般并不大。? 在Word中制作统计图一般分为插入统计图、选择统计图类型、编辑数据、修改格式四个环节。其中插入统计图操作与艺术字、图片的插入相似,并不存在难度。统计图在数学学习中已有所涉及,学生初步认识、了解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折特点,但并没有开展深入的学习,往往是指定统计图类型进行绘制,所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在本课的学习中变成了难点。统计每一道题目中各选项人数情况,了解每一项人数在总体中的百分比,是一般调查统计中的基本要求。对于这样的数据处理,饼图已经完全可以满足需求了,但如果这样,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类型学生并不会有一个深刻的感受。为了更好的落实统计图类型选择这个难点,需要对前期的统计数据做综合处理,而不能简单的进行累加统计,便于更好的体现各类型统计图的特点,在教学中强化学生对选择合适统计图的认识。? 虽然表格的处理以前出现过,但统计图的数据编辑所使用的是Excel窗口,这个窗口在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理解数据区域中行和列的含义,修改数据区域大小等也变成了制作统计图中的难点。由于前几册的教材中多次出现对插入对象的格式修改,所以本课教材中对于格式修改只是以教你一招的形式出现。但在制作统计图的过程中,为了让统计图更清晰醒目,格式修改必不可少。所以在本课的学习中,安排了学生尝试探索修改格式的任务。虽然在教材中并没有出示统计图标题、标注等方面的内容,但作为一张完整的统计图,如何让他人通过统计图方便了解、分析数据情况,必要的标题、标注必不可少,所以在统计图格式修改中将标题、标注等纳入了教学内容。? 有了分类数据和统计图表,还要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才能获得有价值的研究信息,同时也是后期成果展示的基础,孤立的从一张统计图中分析数据情况,对于学生并不是很难。但综合多张统计图,进行数据处理,分析问题,从整个调查数据中总结规律,找出问题、提出建议就比较难了。所以在本课的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做前后数据的分析联系,并让学生分析统计图数据,写下结论,为后期撰写调查报告做铺垫。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好的Word操作技能,且在数学的学习中学生有统计图的基础,学习过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和户型统计图,了解这几种统计图的特点和用途,并会根据要求制作统计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温度的预测及上网情况的讨论的研究,了解统计图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通过制作“上网情况统计图”,掌握在Word?2010中制作图表的基本方法;通过对上网情况的数据分析,锻炼观察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交流讨论和教师引导等方法,掌握制作统计图的方法、分析数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制作、修改统计图,感受运用计算机作图的优势 【教学重点】? 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利用图表开展有效分析。统计图数据的编辑。? 【教法学法】? 教法:演示法、类比启发、讲授法、探究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学法:自主探究法、互助讨论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设境激情?引入新知? 1.谈话引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