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134972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第4课 减法 人教新课标

日期:2024-05-03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269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单元,4课
  • cover
第4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43页例4及第46页练习九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经历针对不同情况,运用不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分析、比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2.结合生活情境,学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问题灵活选择解题的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师:同学们爱逛商场吗?在商场购物时可离不开我们的数学知识呢!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运用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展示交流 课件出示例4主题图。 1.观察情境图,收集数学信息。 2.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①小红的爸爸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才够? ②收银员应收多少钱? (2)让学生说一说对两个问题的理解。 (3)引导学生列出算式:558+225+166。 (4)尝试解决第一个问题。 指导学生明确:爸爸大约要准备多少钱,只要有个大致的估计就可以了,用估算来解决;收银员应收多少钱必须精确计算。体会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预设: A.我们可以把558元看作560元,把225元看作220元,把166元看作160元,这样一共需要准备560+220+160=940(元)。也就是说小红的爸爸准备940元够用了。 B.我们可以把558元看作560元,把225元看作230元,把166元看作170元,这样一共需要准备560+230+170=960(元)。也就是说小红的爸爸准备960元够用了。 师:比较两种估算,哪一种更合理? 小结:准备多少钱才够,估的时候一般都往大估。 (5)解决第二个问题。 计算558+225+166时学生可能会用2个小竖式,或者1个大竖式,注意细心计算。 3.回顾反思,分析比较,整理归纳。 师:比较一下我们刚才解决的两个问题,想一想:同样是买东西需要的钱数,为什么解决的方法不一样呢? 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认真分析具体情况,再灵活选择解决的策略。 三、知识运用,反馈测评 基础练习 1.完成练习九第12题。 师:解决“准备多长的网就够了?”这个问题用什么策略更合适? 预设:用估算,把数据都往大估,就一定够了。 教师还可以把问题改成“准备700米长的网够吗?”充分让学生说明理由。 2.我校一年一度的秋季田径运动会马上就要开始了,组委会的老师打算将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安排在观众席就坐。 (1)这些座位够我校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坐吗?(学生质疑:没有数据。师:你想要知道哪些数据? ) (2)师:主席台两旁的观众席有3200个席位。(课件出示各年级学生总人数:三年级773人,四年级805人,五年级841人,六年级783人)还差多少个席位? (3)这个问题用什么策略更合适? 预设:用精算。 拓展练习 完成练习九第14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让学生灵活选择计算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采用了教师引导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让学生表达,尤其是对估算策略的指导。例题中的两个问题让学生体会了要根据需要灵活选择计算策略的必要性。部分学生对估算还存在困难,不明白怎样估,教师需要提供多种素材,加强练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