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135104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1 放大与缩小冀教版

日期:2024-05-04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0次 大小:408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1,放大
  • cover
《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初步理解图形放大和缩小的含义。 2、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3、使学生在观察、思考、比较、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学具准备:尺子、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 1、口算练习 出示一张A4纸打印的口算练习,提问:后面的同学看得清楚吗?(看不清)你们希望老师怎么做呢?(放大一些) 课件出示口算练习。开火车进行口算练习,提示算法。 交流:其实课件上的题目与老师手中纸上的题目是一模一样的,但是老师手中的题目(小),屏幕上的(大)。我们可以说屏幕上的题目是由纸上的题目(放大)后得到的,也可以说纸上的题目是由屏幕上的题目(缩小)后得到的。 引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放大和缩小 【设计意图:口算练习是我们学校一直以来坚持的传统,今天的数学课由口算练习巧妙的引入放大与缩小】 2、列举生活中放大和缩小的现象 师:生活中像这样放大和缩小的现象还有很多,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放大与缩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己列举生活中的放大与缩小现象,对于放大与缩小有个初步认识。】 3、认识放大和缩小 出示班级合影, 师:老师嫌这张合影太小了,于是将它做了一下处理,看看老师处理的结果。 出示放大后的三张照片,和原图相比你喜欢哪一张呢?为什么? 图2:把长拉大,宽不变 图3:把宽拉长,长不变 图4:把原图按一定的比放大 学生观察后得出:喜欢图4,因为图4的形状没有发生变化。 师:图2和图3从视觉上看出已经把形状改变,而图4在视觉上看出没有改变原图的形状,所以三幅图中,我们只能说图4是把图1放大后得到的。 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形状不变,大小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运动会中学生的合影经过不同变化得到的图形,引出放大与缩小的变化规律形状不变,大小改变,】 二、动手测量,探究放大与缩小的规律 1、探究图形放大的变化规律 师:接下来我们从数学的角度研究放大与缩小的规律。把刚才的四幅图片抽象成数学的图形,是这样的。(出示四个长方形)同学们还能找到哪两幅图之间存在放大与缩小的关系吗? (1)出示图1和图4 师:不错就是这两幅图,请同学们拿出导学案,按要求完成第一部分。注意老师的要求 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1号和4号长方形的长和宽,你发现了什么? 试着用语言来描述这种变化 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总结交流: ???图形(1)的各边扩大到原来的3倍后得到图形(4) ?? 图形(4)的各边缩小到原来的 1/3 后得到图形(1) 师:观察这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都用原来的图形做单位1,而且各边扩大或缩小 师总结:图形的各边都扩大到原来的3倍,我们就说图形扩大到原来的3倍了,图形的各边缩小到原来的1/3,我们就说图形缩小到原来的1/3了。 【设计意图:学生小组合作通过数一数、算一算等方法探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规律,学生自主交流发现的规律,经历知识生成的过程。】? 2、练习用语言描述放大与缩小 (1)师出示要求:分别用同样长的3根、6根和9根小棒摆成三个等边三角形。 师:我们该怎样摆这三个等边三角形呢?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图形 (2)师提问:这三幅图之间存在放大与缩小的关系吗?为什么? (3)请你用语言描述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之间的关系,描述第一幅图和第三幅图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摆出等边三角形,发现三个等边三角形每两个之间都存在放大与缩小的关系,练习用语言描述放大与缩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