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137156

三年级上册科学 4.5我们周围的空气 教案 教科版

日期:2025-10-07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4次 大小:118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三年级,上册,科学,我们,周围,空气
  • cover
《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空气是是地球上的重要物质,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及其他气体和杂质组成。作为气体的典型代表,空气无气味,无味道、透明,而且无固定形状和体积,密度很小,同时,由于空气无法直接观察,学生对空气的原有认识相对较少,为此,让学生借助媒介如水、塑料袋、纸条、气球,用手、眼、鼻、耳等感觉器官进行观察,证明空气的存在,在此基础上认识空气的特点。学生对空气和水进行有联系的对比观察,使学生对空气的特征有更多的认识,同时也会加深对液体和气体特征的理解。 二、背景: 小学三年级学生的科学探究主要以系统的观察为基础。而对于我们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观察对象应该有以下特点:相对静止,比较便于观察;生活中常见,经常观察能够发现一些平常未能发现的秘密。选择这样的观察对象能使学生从中获得成就感。作为《科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来说,不论是新老教材都把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全册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尽管学习内容、观察对象有所不同,但在活动的设计上新教材更充分地考虑了学生观察能力有步骤,有计划的发展,并要求学生进行连续性的观察和测量,体验观察的多样性。 三、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 2、过程与方法: 对无法直接进行观察的物质借助其他媒介,感知它们的存在;用多种方式对物质进行比较,观察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形成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明白科学的结论需要客观事实(证据)来加以证明。 ②发展学生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的学习态度; ③让学生认识到空气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物质,形成保护空气,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空气确实存在,知道空气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用实验证实空气确实存在,比水轻,也会流动。 5、教学准备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准备了以下实验器材。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花露水等。 2、小组准备:①两张实验报告单; ②实验器材: 1、4组:水槽、透明塑料袋、吸管; 2、5组:水槽、气球、玻璃杯; 3、6组:水槽、气球、牙签、泡泡水。 四、教学过程设计: 小组评比规则:四组比赛,得分高的小组将被评为“小科学家小组”。 一、情境导入 师生课前交流,师询问学生是否喜欢看动画片,得到肯定的答案后,让学生观看动画片———猫和老鼠。丰富的想像,夸张的表演,一下子把学生给吸引住了。看完后,师提出疑问:“猫为什么会飞走呢?”生:“原来老鼠把空气打进了猫的身体里。”这时,师顺利地引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们周围的空气。 二、我们知道的空气 (一)交流,师帮助整理,形成班级的大气泡图。学生说,老师板书在黑板上。 1、师:空气每时每刻都在陪伴着我们,就像我们的好朋友,你能说说空气是什么样的吗?你可以运用你的各种感官(眼、耳、口、鼻)来感受。请把自己(学生很容易就能说出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会流动) 如果学生争执不下,老师把会流动与不会流动写在圆圈里,夸张地表扬:你们有科学的探究精神,待会儿我们就来验证。看看最终是谁猜对了。 2、引导--空气支持然烧 师:空气的作用可大了!你知道它有什么作用?生:…… 师: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好吗?比比谁憋气的时间最长。游戏规则:每个同学捏住自己的鼻子、闭紧嘴巴,不准呼吸(注意如果实在憋不住了请举手告诉老师)。发现有同学举手,马上停止游戏,对那位同学进行采访:刚才游戏时你感觉怎么样?为什么憋不住了呢?老师:那同学们知道空气有什么作用吗?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