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143424

1 春 教案

日期:2024-05-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6次 大小:251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教案
  • cover
第一单元 ◇单元主题◇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四季美景)”。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美不胜收。多姿多彩的大自然,荡涤着人们的心胸,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本单元课文描写了美的景物,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其中安排了三篇教读课文———《春》《济南的冬天》《古代诗歌四首》,一篇自读课文———《雨的四季》。 ◇教学目标◇ 1.掌握朗读的要领,重点学习重音和停连,通过朗读深入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 2.理清思路,学习作品精巧的构思。 3.感受课文中丰富多彩的景物之美,激发对大自然、对人生的热爱。 4.揣摩课文语言,提高鉴赏能力,初步体会文学语言的表达手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朗读的要领,重点学习重音和停连,通过朗读深入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 2.难点:揣摩课文语言,提高鉴赏能力,初步体会文学语言的表达手法。 ◇课时安排◇ 《春》:推荐安排3课时。 《济南的冬天》:推荐安排2课时。 《雨的四季》:推荐安排1课时。 《古代诗歌四首》:推荐安排2课时。 1 春朱自清 ◇教材分析◇ 在《春》中,朱自清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导人们去欣赏春回大地的动人景象,并感受春天所带来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希望。在选材上、谋篇上、语言的技巧上紧紧扣住了春天的特征。《春》为后面写景类散文的深度学习提供了基础。 本文的教学以朗读为主线,并贯串始终,让学生在朗读中重点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和停连。 2.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品读精彩句、段。 3.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理解、掌握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4.引导学生了解写景散文的基本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听读、朗读、品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 2.通过对妙词佳句的赏析,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阅读美文,体会文中优美的情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青春。 ◇教学重难点◇ 1.重点:①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句,体会作者语言表达的巧妙。②体会语言中蕴含的感情,领悟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思想感情。 2.难点:①结合课文实例,学习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②领会“状物抓住特征,写景注意层次”的写作技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想到春天,浮现在你脑海中的是什么呢?是大片大片的花田,是田野上小草的嫩芽,还是河中潺潺的流水?第一个让你感知到春天到来的,也许是清晨小路上打湿鞋袜的露水,也许是昨夜的轰鸣春雷,也许是某一天忽然变得温暖的阳光…… 孟浩然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他的春天,是从耳畔传来的。杜甫说:“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他的春天,是从空气中嗅到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看看他笔下的春天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多媒体显示课题及作者〕 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1.作者简介与写作背景。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1920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欧游杂记》《你我》,诗文集《踪迹》等名篇。 《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表达了他对春的赞美,对美的追求。 2.检测生字词。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酝酿(yùnniàng)  窠巢(kē)   黄晕(yùn) 应和(hè) 嘹亮(liáo) 披着蓑(suō) 抖擞(sǒu) 水涨(zhǎng) 戴着笠(lì) 烘托(hōng) 嗡(wēng) 宛转(zhuǎn) 捉迷藏(cáng) (2)理解重点词语的词义。 抖擞:振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