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181289

第5课《海洋里的动物》课件(20张ppt)+教案

日期:2025-09-25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232204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5课,海洋里的动物,课件,20张,ppt,教案
    《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5课《海洋里的动物》教学设计 ? 一、教材分析 《海洋里的动物》是粤教科技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观察动物”里的第5课。前4课主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的方法,根据动物对外形特征等进行分类,并探究草地里的动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身体特征。本课延续上一节课的探究,将学生的探究学习从熟悉的草地环境跳转至神秘而陌生的海洋环境。本课活动包括“情景图导入”、“活动1 认识海洋动物”、 “活动2 它们适应海洋生活”等3个教学活动。“情景图倒入”以卡通主题人物发现海上跃出海豚的情景,引出“海洋里还有哪些动物”的问题,驱动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活动1 认识海洋动物”引导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认识更多生活在海洋里动物,并通过辨认这些动物的类别,知道浩瀚的海洋里生活中种类繁多的动物,初步体会到海洋动物的多样性。“活动2它们适应海洋生活”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各种海洋动物的运动方式,知道不同种类海洋动物的运动方式不同;同时,通过对比和归纳发现各种类的海洋动物都具有能适应海洋生活的特征。因此,本课的重点是通过观察、比较和查阅资料的方法,了解到海洋动物种类繁多,而且不同种类的海洋动物适应海洋生活的方式不同,初步体会到海洋动物的多样性。 二、学情分析 ?? 对于本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科学知识和技能基础。虽已有第4课《草地里的小动物》的学习基础。首先,学生从小到大,已经通过各种渠道认识一些海洋动物。其次,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动物类别的简单识别,同时还初步观察和比较的探究技能。这些将有助于本课学生对海洋动物的识别和分类。但海洋动物活动范围与人类生活范围交叉小、距离远,相对于较容易获取直接经验的草地小动物,学生会有一定的陌生感和距离感。特别是那些生活在深海、远海区域的海洋动物,不容易取得如草地里蚯蚓、蚂蚱那样近距离多角度的详实观察。认知经验往往来自书籍、网络媒体等,或是在海洋馆里泛泛的展览和参观。所以,学生对海洋动物的了解远不如近在咫尺的草地动物那样的清晰明了。海洋动物对于他们可谓充满了神秘感。正是这种神秘感会激发学生探求其奥秘的兴趣和欲望。教师要对学生的探索欲望给予正确的鼓励与引导。从学生较为熟悉的代表动物入手,如在海洋馆常见到的海豚、海龟、龙虾等,拉近学生与海洋动物的距离。同时,利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展示海洋动物的外形特征,运动方式及生活方式等,鼓励学生去探究海洋动物的多样性以及如何适应海洋生活。 三、教学目标 1.知道海洋里生活着种类繁多的动物,感受海洋动物的多样性。 2.能通过观察及查阅资料的学习方式,了解各种海洋动物的外形特征和运动方式能适应海洋生活。 3.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简图记录不同种类的海洋动物的身体外形、运动方式等特征。 4.对探究各种海洋动物的身体外形、运动方式等特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分析,探究海洋动物的外形特征和运动方式的多样性,以及对海洋生活的适应。 教学难点:利用现有的学习资源探究各种海洋动物如何适应海洋生活。 六、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PPT课件、教学视频。 学具准备:每组一套海洋动物卡片和海洋背景图。 七、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媒体:展示本课情境图片 讲述:夏天,三个小朋友在海边旅游,发现远处有海豚跃出水面。爱思考的琪琪:提出了问题:“海洋里还生活着哪些动物呢”? 交流:学生根据经验对琪琪提出的问题进行初步讨论。 提出任务:寻找海洋里还有哪些动物。 (二)活动探究 活动1:认识海洋动物 ? 问题:你认识哪些生活在海洋里的动物? ? 媒体:海豚、海龟、龙虾、小丑鱼、砗磲的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