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课标要求: 1、以黄土高原为例,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 2、了解水土流失的危害 3、了解综合治理及保护的措施 重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 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治理措施。 水土流失概念 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水土资源以及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及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太 行 山 长 城 秦 岭 乌鞘岭 35° 40° 100° 105° 110° 115° 一、黄土高原位置和范围 青海 甘肃 宁 夏 陕 西 山 西 成因:“风成说”,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来的。 河 南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一)自然原因 1、地理位置 过渡性 —生态环境脆弱 过渡性表现: (1)湿润区向干旱区过渡 (2)平原向高原过渡 (3)沿海向内陆过渡 (4)森林向草原过渡 (5)农业区向畜牧区过渡 生态环境脆弱 抵御灾害的能力较低 黄土高原 2、地形 地面破碎, 沟谷纵横, 谷坡陡峭, 地形坡度大, 坡面物质不稳定; 黄土塬 黄土梁 黄土峁 黄土高原的地貌 陕西黄土高原5县降水量的年内分配 地点 年降水量mm 春季 占全年比重 夏季 占全年比重 秋季 占全年比重 冬季 占全年比重 榆林 415 60 15% 247 60% 98 23% 10 2% 绥德 478 75 16% 275 56% 124 25% 13 3% 安塞 492 68 14% 286 58% 122 25% 16 3% 延安 550 92 17% 304 55% 141 26% 13 2% 洛川 622 116 19% 316 51% 169 27% 21 3% 3、气候: 降水集中,多暴雨 冲涮作用明显 4、土壤的特殊性 黄土以粉沙颗粒为主 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碳酸钙含量高,遇水崩解。 读右表,说说植被对减少水土流失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植被减少使相同降水条件下河流径流量加大,侵蚀加剧,“水”的流失和“土”的流失量大大增加。 5、植被稀少 ———植被覆盖率低,削减降雨和径流 的能力降低 ;涵养水源能力差。 植被覆盖率(%) 径流减少率(%) 侵蚀减少率(%) 20 15 30 40 30 50 60 50 85 80 60 89 >90 70 95 5、植被稀少 ———植被覆盖率低,削减降雨和径流的能力降低 ;涵养水源能力差。 露天煤矿开采 修建窑洞 过度放牧 (二)人为原因 陡坡开荒 (二)人为原因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1、破坏植被: 2、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轮荒,露天开矿,无计划地建窑洞、修路等。 历史上营造宫殿、伐木烧薪、战争;过度樵采、毁林开荒等 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轮荒制度 轮荒? :是一种古老的比较原始的农业生产耕作类型。没有固定的耕地,农民采用毁林毁草,到处开荒,种地不施肥,种三五年之后,表土流失了,肥力衰退便丢弃撂荒,另择土开垦的一种原始的生产方式。这种不合理的耕作制度,使地表林草植被种源破坏殆尽,无法恢复,在湿润坡地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如我国的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自古以来盛行的轮荒耕作制度有密切关系。如今,这种耕作制度主要存在在热带雨林中的低地丘陵地区。 水土流失 自然因素 地形: 土壤: 气候: 植被: 人为因素 植被破坏 不合理利用 土地资源 陡坡垦耕 毁林开荒 开矿 过度放牧 地理位置: 显著的过渡性,生态环境脆弱 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 千沟万壑、地形起伏大。 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 小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乱伐树木 轮荒 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1.水带走了什么?对当地环境和人类活动有何影响? 2.带到了哪里?对那里的环境和人类活动有何影响? 3.黄河下游为什么会形成“地上河”? “地上河”有什么危害? a.破坏土壤肥力,造成农业减产 b.加剧沟壑发展,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 c.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a.淤积江河湖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