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197702

人教版语文初中八年级上册知识讲解,巩固练习(教学资料,补习资料):第11课 短文两篇(2课时)含答案

日期:2024-06-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3次 大小:2788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资料,人教,2课时,两篇,短文,11课
    知识 1.作者简介。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有“山中宰相”之誉,南朝齐梁时思想家、医学家。著有《陶隐居集》《本草经集注》《二牛图》等。 2.背景透视。 本文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十六(中华书局1958年版)。文章写于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遁迹山林,从自然中寻求精神卜的解脱。。陶弘景就是看透了混浊的人世而隐居山林的。这些文人在他们的书信中,常常描山画水,表明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此文正是如此。 3.文本主题。 这封书信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并通过借古证今,强调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的观点,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欲颓( ) 沉鳞( ) 能与其奇者( ) 5.解释加点字。 晓雾将歇( ) 沉鳞竞跃(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6.一词多义。 欲 夕日欲颓( ) 实是欲界之仙都( ) 7.古今异义。 四时俱备 古义: 今义: 晓雾将歇 古义: 今义: 8.词类活用。 五色交辉( ) 参考答案 重点 1.山川之美,在诗人陶弘景的笔下是怎样的情景?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2.作者是怎样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来写一天中的景物变化?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自己隐居地的秀美景色? 从形态、色彩、声音三个方面描摹其美景的。 4.陶弘景是怎样赞赏谢灵运山水诗的成就?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5.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6.“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试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其画面,并说说这几句描写取得怎样的表达效果? 猿鸟的鸣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意思对即可)。 这几句描写,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7.文中提到的“康乐”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用意? “康乐”指谢灵运。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 8.作者是怎样进行动静结合的景物摹写的? 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二是光色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 基础训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夕日欲颓(tú) B.沉鳞竞跃(jìng) C.藻荇交横(xìng) D.何处无松柏(bǎi) 2.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自康乐以来 自三峡七百里中 B.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C.晓雾将歇,夕日欲颓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念无与为乐者 3.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C.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D.实是/欲界之仙都 4.下列对《三峡》一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给人一种婉转悦耳、余音绕梁的感觉。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不仅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还写到“渔者歌曰”,从侧面渲染秋天萧瑟肃杀的气氛。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5.理解填空。 (1)《答谢中书书》作者____,字___,号____,有“___”之称。题目的意思是_____。 (2)《答谢中书书》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的句子是:____。 能力测试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