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213298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7 动与静 冀教版 表格式

日期:2024-04-2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1次 大小:101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教版,格式
  • cover
学习主题 动与静 课标要求 相关目标:1.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能科学的描述物体的运动、静止;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内容标准:通过对运动世界的了解,会用科学的语言描述运动。 背景分析 学习需要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选择参照物描述相关物体的运动或静止。 学生情况分析:了解人们对运动世界的多种描述方式,会用自已擅长的方式描述运动。知道物理学家是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的;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学习内容分析:能用参照物、运动、静止、相对等物理概念描述运动的相对性。用参照物、运动、静止、相对等物理概念描述运动的相对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世界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运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2)了解人们对运动世界的多种描述方式,会用自已擅长的方式描述运动。 (3)知道物理学家是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的;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朴素的描述运动到科学的描述运动的人类认知过程,了解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2)体会从纷纭的现象中认识事物共同本质特征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天、地、人的运动世界中感悟世界的美;从人类对运动世界的描述中感悟人类对自然世界的探索精神。 学习内容 事实: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概念:机械运动、运动、参照物 原理: 技能:了解人们对运动世界的多种描述方式,会用自已擅长的方式描述运动。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了解运动形式的多样性;认识怎样用科学的语言描述机械运动。 学习难点:用参照物、运动、静止、相对等物理概念描述运动的相对性。 教学方式与方法 探究学习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理解教学 对话教学 反思教学 具体教学方法 √ √ √ √ 讲授法 对话法 练习法 探究法 媒体采用 学习过程 阶段一:新课引入 估计时长:3分钟 学习活动: 师:同学们,本节课老师将带领你们走进学文的殿堂,物理暂时搁置一边。 然后朗诵古诗: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本是诗仙李白对自己仕途失落情感的表达。但是如果我们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些诗句又会怎样的发现呢? 尤其是千里江陵一日还和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两句。到底是人在动呢?还是山在动?(让学生做短暂的交流并留下疑问)。接下来我们就学习第二章第一节动与静。 条件支持: 由别开生面的引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既物理课怎么学习起语文来了呢?同时优美的古诗词和朗诵结合让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 阶段二: 概念教学 时长:20分钟 学习活动: 天体的运动、植物的生长、地壳的运动(地震)、火山的喷发、病菌的传播、心脏的跳动等都是运动的存在形式。并一一做出分析解释。然后引入机械运动、运动和参照物的的概念。强调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提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举例:电梯上升、小华坐公共汽车。 条件支持:大量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作为概念教学的基础,在学生的头脑当中建立运动静止的概念,同时引导学生学会用科学的语言描述运动。 阶段三: 交流与讨论 预计时长:10分钟 学习活动: 课本15页图2-8交流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同时作答。老师做出点评。再次强调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同时让学生自己举例分析(包括对运动的描述、参照物的选择。) 条件支持: 学生分小组学习,既是对起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是加深学生对运动的理解和对参照物的选择。 阶段四: 巩固提升 预计时长:5分钟 学习活动:某旅游船在湖面上航行,小明坐在该旅游船的座位上。如果说他静止,应选择什么作为参照物?如果说他运动,应选择什么参照物?(让学生思考作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