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213347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4课 下雨啦 人教新课标

日期:2024-06-27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2次 大小:1292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4课,下雨
  • cover
《下雨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几天武汉市又是风又是雨,想起了刚教过的《下雨了》这一课,生活是美术创作的源泉。只有关注生活,感受和体验生活,善于用美术的眼光来观察世界,发现美,并借助一定的美术语言,才能真正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创作出好的作品。《下雨了》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里的课业。本课教材选取了生活中下雨这一学生感兴趣的自然现象,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情趣。教材中不仅展示了一些有关下雨时的场景,还穿插了韩羽简练而潇洒的《听雨图》,以及形象生动的学生绘画和撕纸作品。这些图片很好地表现出了雨中人物的动态,能充分地引发学生对生活的回忆,同时也为孩子们提供了创作的素材。 二、学情分析 孩子们对下雨并不陌生,也有着特殊的情感。雨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还意味着难以言喻的快乐,不论是穿着小雨靴在雨中踩水,还是拿着小雨伞在雨中疯疯闹闹,都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因此,本课题很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激发其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这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奇特,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画面,这是有利于创作的因素。但由于年龄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他们大部分动手能力都不强,因此在教学中引导他们用简单的线条和形状来表现雨景较为合适。材料的选择以油画棒、彩色笔为主。 三、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回忆和再现下雨时的情景,了解下雨时大自然的情景和人物动态,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留心生活的好习惯。 能力目标:能利用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线条和形状,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情景。培养再现情景的能力,体验绘画的乐趣。 情感目标:体验下雨给人与动物带来的不同感受以及自然界的美妙变化,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能用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线条和形状来表现雨景。 教学难点: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种类的雨。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播放歌曲《小雨沙沙》)。 2.这首歌表现什么时候的情景? 雨是我们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引出课题“下雨了”) (二)讲授新课赏析图片 1.在夏天经常会下雨,你还记得下雨时候的情景吗?将要下雨时天空和花草树木有什么变化?人们会干什么?? 2.你喜欢下雨吗???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 3.走进雨的世界。(播放课件) 提问: A?你看到了那些形状的雨点?雨点落在地上时形状发生了哪些变化? (引导学生发现雨点落在地上会溅起泡泡样的水花,积水中会有水纹等现象。) B?人们用了那些防雨工具? C?小动物会躲雨吗?下雨时他们有什么有趣的表现? 4.下雨带给我们的乐趣可真多,怎样才能画好雨景呢?(播放有关课件,欣赏分析) 提问: A?这些作品用了什么材料和方法来表现雨? B?还可以用那些材料和方法来表现雨? 5.欣赏课本以及课件中画家和小朋友们的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用了什么表现方法,并说出自己最喜欢哪一幅,理由是什么,让学生在欣赏中激发创作欲望,掌握下雨时人物的动态各种表现方法。 6.用各种形状和线条来表现不同种类的雨(学生到黑板表现,教师补充示范) 7.欣赏了这么多精彩的作品,学会了这么多的雨景表现方法,下面就让我们在肖邦优美的钢琴曲《雨滴》中,根据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表现下雨时候的情景吧! (三)创作实践、教师指导 1.出示作业要求:个人或是小组合作,利用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线条和形状,创造性地表现出一幅下雨时最让你难忘的画面。 2.小采访:你想表现怎样的一种雨,雨中有什么?人们穿戴怎样的防雨工具,和什么人在一起? (四)评雨析雨,交流评价,展现自我,分享创作快乐 (?采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