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223854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4.13 三角形的面积 浙教版

日期:2024-06-0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1148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反思
  • cover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案例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在掌握了它的特征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进一步学习圆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基础知识之一。因此,体验和感知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探索过程,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是学生后继学习的重要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教材的编排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动手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来计算面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剪拼、平移、旋转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运用面积公式进行三角形面积计算,加深学生对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 2、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知道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三角形的面积时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转化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法: 1.实验法。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反复实验、讨论,在操作、实验、讨论的过程中牢牢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得出结论。 2.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时,采用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推导过程,指导学生操作,帮助学生理解转化的数学方法在图形中的应用。 3. 发展迁移法 。运用迁移规律,注意从旧到新、引导学生在整理旧知的基础上学习新知。 根据本节内容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以及“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在学法指导上应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配以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法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怎样有序观察、怎样操作、怎样概括结论,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所感受,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掌握和运用三角形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以前,有这样一个笨地主,他给两个成年儿子分地,第一块(平行四边形:底 1000m,高 400m)的地分给了大儿子,第二块(三角形:底1000m,高 800m)的地分给了小儿子,但是两个儿子都认为他分给自己的那块地小,都说老财主偏心,可把老财主给气坏了,可他又说不明白,所以,老财主想找一个聪明人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帮他吗?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2我们要想知道谁的那块地大就要计算他的什么?(面积) 3、大儿子地的面积怎样计算?(底×高) 3.引入学习内容:三角形的的面积大家会算吗?今天我们来研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三角形的面积) 二、探索交流、归纳新知 1、寻找思路 师:在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是利用转化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过的长方形,通过求长方形的面积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同学们想一想,求三角形的面积时,能不能也使用转化法将三角形转化成我们所学过的图形呢?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发展学生迁移的能力) 师:同学们想把三角形转化成所学过的什么图形? (生答: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2、尝试操作 (1)我们一起来拼一拼吧! 请同学们拿出学具,看一看都有什么?(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和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完成拼的过程。老师还有要求啊!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通过拼一拼的活动,锻炼同学们的动手能力,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