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248528

古诗文积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课件+教案+练习+拓展阅读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80961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诗文,积累,官军,河南,河北,课件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同步练习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漫卷诗书喜欲狂”这一句运用了 的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的 心情。 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1.赏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 A.这首诗集中表现出了诗人忽闻捷报后一瞬间的感情,突出地写了一“喜”字。 B.一个“满”字,表露了诗人高兴的眼泪如泉涌的状貌,逼真地展示了一个饱经沧桑,在战乱中苦苦挣扎的人此时此地喜不自禁的感情。 C.“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诗人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自己在欢庆之时急于还乡的心情。 D.一个“下”字说明“巫峡”到“襄阳”是逆流而上,一个“向”字表明从“洛阳”到“襄阳”已改换了陆路。 2.表现诗人一家欣喜欲狂的句子是:_____。 3.解释加点字词的含义: ①涕泪: ②却看: ③漫: 4.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 5.此诗中表现的诗人的感情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 6.你能张开想象的翅膀,把看到的洛阳美景用两三句话写下来吗? 7.杜甫为什么“涕泪”满衣衫呢? 8.再看一眼杜甫,想对他说些什么? 9.“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中的“忽传”二字表现出_____,诗人“涕泪”是因为_____. 10.“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之句,营造了一幅_____的画面,表达了诗人_____的心境。 参考答案 1.参考答案:动作描写或神态描写 喜悦 2.参考答案:归心似箭(急切)的心情 1.D 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3.①眼泪 ②还看 ③随便 4.表达了作者在四川听到平叛官军打了胜仗收复北地的喜悦心情。 5.喜 6.略 7.一是失地收复;二是再也不要过这种滇沛流离的生活了,他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了。 8.略 9.消息来得突然 听到胜利的消息喜极而泣,又有对自己长期颠沛流离生活的感慨。 10.疾速飞驰 迫不及待、归心似箭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安史之乱迫使诗人携家带口流连辗转,流落到四川梓州。多年的颠沛流离让诗人饱受战乱之苦,风雨漂泊的生活终于在胜利的喜讯中成为过去,共经患难的老妻少子终于可以过上安定祥和的日子,想起这些,诗人悲喜交加,欣喜若狂,喜极而泣,以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该诗语句明白易董如日常谈话,却又蕴含着深厚、强烈的爱国情感。在语言表达上该诗也没有堆砌的华丽词藻,没有生僻难懂的典故,完全是深厚、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因此这首诗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读来感受作者“喜欲狂”的心情,进而体会作者深厚、强烈的爱国情感。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涕、洛”,理解诗句的意思。 2、了解诗的写作背景,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3、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理解诗歌,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深厚、强烈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诵读并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的意境以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熟读诗歌,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 一、导入新课 杜甫不是爱哭的人,但在写这首诗之前,他也曾流过泪。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是诗人在逃难的路上,被叛军所虏时所作。诗人被囚禁在长安,长达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