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252471

9 古诗三首 一课一练 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53次 大小:120226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古诗,三首,一课,一练,答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 9.古诗三首 一、一锤定音(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画“√”)。 暮江吟(yín jīn) 只缘 (yán yuán) 骚(sāo zāo) 人 逊(sūn xùn) 色 阁(gé gē) 笔 输(sū shū) 赢 二、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费( ) 章( ) 输( ) 降( ) 拂( ) 障( ) 愉( ) 阵( ) 三、按古诗的内容重新排列诗句。 ①可怜九月初三夜 ①雪却逊梅一段香 ②一道残阳铺水中 ②梅雪争春未肯降 ③露似真珠月似弓 ③梅须逊雪三分白 ④半江瑟瑟半江红 ④骚人阁笔费评章 排序: 排序:_____ 四 、填空。 1.《暮江吟》前两句写_____时江边的景色,后两句写_____时江边的景色,诗中的比喻句是:_____,_____。 2.“题西林壁”中的“题”的意思是_____,诗人游庐山后发出这样的感叹:“_____,_____。” 3.《雪梅》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 五、选择合适的答案。 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我们得到的启发是:( ) A.对于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于复杂的事物,应从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会、去分析。 六、默写《题西林壁》。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七、重点段落品析。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比喻句是: 。 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的意思是_____ 2.本诗描写了两幅景象,一幅是_____;一幅是_____。 八、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 浪淘沙 (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 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 卷起沙堆似雪堆。 1.根据意思写出诗中的词语 (1)指极短的时间。( ) (2)江海汇合之处。( ) 2.“八月涛声吼地来”是从 (视觉 听觉)方面来描写的,写了 (涨潮 退潮)时的景象;“头高数丈触山回” 是从 (视觉 听觉)方面来描写的,写了 (涨潮 退潮)时的景象。 3.把“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改写成现代汉语。 _____ 4.“卷起沙堆似雪堆”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请你运用这种手法仿写一句。 _____ 参考答案: 一、Yín yuán sāo xùn gē shū 二、略 三、②④①③ ②④③① 四、1.傍晚 夜晚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2.书写,题写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3.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 五、C 六、略 七、1.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2.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露珠像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3.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 八、1.(1)须臾 (2)海门 2.听觉 涨潮 视觉 退潮 3.片刻之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在阳光照耀下像洁白的雪堆。 4.比喻 示例:大海真蓝啊,就像一颗晶莹剔透的蓝宝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