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276904

2.1应对地震有办法1 教案

日期:2025-09-20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107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应对,地震,办法,教案
  • cover
教学设计 活动一 应对地震有办法 第一课时 【活动时间安排】 共2课时。 第1课时:了解地震逃生知识。 第2课时:掌握逃生技能。 【活动目标】 1.认识地震会带来巨大灾难,重视防震知识的学习。 2.通过模拟演练和讨论,学会判断安全的避震场所和危险区域。 3.通过自救事例,讨论、学习自救方法。 4.通过演练掌握逃生技法。 【活动重点】 学会判断安全的避震场所和危险区域。 【活动难点】 通过自救事例,讨论、学习自救方法。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收集地震信息,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活动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导入:交流地震事件 ·请学生交流展示收集的地震信息。 ·将学生汇报的每一场地震的信息 ·各小组分别派一位代表上来交流课前收集的全球大地震信息,利用 ·通过收集信息,认识到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巨大损失,同时锻炼收集 活动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按时间、地点、震级、伤亡情况简单记录在黑板上。 PPT展示收集的相关图片。 信息和交流能力。 应急避震 ·假设地震突然发生,引导学生在12秒内迅速做出反应。 · 观察学生的各种反应,邀请学生来解释自己刚才的避震行为。 ·出示房屋结构图,引导学生讨论在家中避震可以选择哪些安全区域。 ·创设情境:电影院里的应急避震。 ·迅速采取避震行动。 ·交流自己选择的避震方式,说明理由。 ·讨论在学校避震时,还有哪些注意事项。 ·讨论在家中避震有哪些安全区域,并交流原因。 ·根据表格,讨论可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通过模拟地震,认识到防震知识的重要性。 ·提高身命安全意识。 震后自救 ·讲述唐山地震自救事例。 ·结合事例讨论,如果地震后被埋压,如何保护自己和自救。 ·从他人的经历中学习经验,吸取教训。 总结延伸 ·列举其他公共场所,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避震。 ·小组讨论,在其他公共场所如何避震。 ·了解常见公共场所的避震方法。 第二课时 活动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导入 ?引导学生讨论:地震时应该跑还是躲? 板书:震时躲避 震后撤离 ?学生讨论,并说出各自的理由。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班级防震演练 ?讲明防震演练的内容:①迅速避震;②撤离疏散。 ?发出演练开始指令,指挥学生迅速躲避。 ?发出撤离指令。 ?到达操场后清点人数。 ?总结学生演练表现,再次强调注意事项。 ?讨论演练的注意点:①就近迅速避震;②撤离要有序;③撤离过程中要注意自我保护。 ?听到地震警报后迅速避震。 ?听到撤离指令后迅速从前后门有序撤离,到达操场后集中。 ?学生明确演练要点,可提高演练效果,同时也防止演练过程中发生意外。 家庭防震计划 ?出示地震应急包,介绍其作用。 ?出示民防工程标志,介绍民防工程的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民防工程外,还有哪些场所是可以应急避难的安全场所。 ?思考讨论:应急包中需要放置哪些必需品?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小组讨论,室外哪些是应急避难的安全场所,哪些是不安全场所。 活动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后考察 ?布置课后考察任务,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与家长一起确定家里每一个房间的安全躲避位置和危险位置;考察离家最近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位置;掌握疏散过程中沿途要注意的安全隐患。 ?邀请家长共同完成考察任务,使避震知识进入更多家庭。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我们在行动 1.震时躲避、震后撤离。 2.班级防震演练。 3.家庭避震: (1)应急包; (2)应急避难场所。 第二课时 应对地震有办法 一、地震时的自我保护 (1)寻找易形成三角形的地方。 (2)保护头部等身体重要部位。 (3)远离危险区域。 二、震后自救 (1)沉着冷静。 (2)寻求救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