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281979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6.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表格版)

日期:2024-06-0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3次 大小:4505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数学,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
  • cover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设计表 学科:数学 年级:五年级 册次:下 学校: 教师: 课题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P89例1) 课型 新授课 计划学时 1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和计算方法。教材以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分吃圆形大饼)为素材,引出两个问题,分别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承前启后 加减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分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3.经历利用直观图探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重难点 重点: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化解措施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设计思路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PPT课件、长(正)方形纸 学生准备:长(正)方形纸、彩笔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同步检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5分钟) 1.同桌互动:同桌两人一组,一人说出一个分数,另一人说说它的分数单位和分数单位的个数。 2.出示题目:把一张饼平均分成8块,爸爸吃了38张饼,妈妈吃了18张饼。(课件出示教材第89页例1情境图) (1)组织学生说一说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引导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3.引入新课:这些问题怎样解决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1.同桌两人一组,一人说分数,另一人说出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及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1)读题,从中获取数学信息。 (2)根据获取的信息,尝试提出数学问题。 ①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 ②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多少张饼? ③还剩多少张饼? 4.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填一填。 (1)47是4个(17)。 (2)3个18是(38)。 (3)分母是12的最简真分数有(4)个,分别是(112,512,712,1112)。 (4)517+417表示5个(117)加上4个(117)。 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20分钟) 1. 解决问题①,教学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出示问题①: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组织学生分析题意,尝试列出算式,并说明理由。 (2)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在小组内交流,鼓励有困难的学生借助手中的学具折一折、涂一涂。 (3)组织学生汇报结果,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4)引导学生发现算式的特点。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分母没变?分子是怎样得到的? (5)让学生结合手中的学具,观察计算结果48,明确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6)指导学生归纳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2.解决问题②,教学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1)出示问题②: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多少张饼?组织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2)组织学生讨论:分数减法的含义是什么?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减法? (3)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道算式,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3.解决问题③,教学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 (1)出示问题③:还剩多少张饼?让学生尝试列式解答。 (2)引导学生总结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 1.(1)观察情境图,分析题意,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并说一说列式的理由。 (2)尝试计算38+18的结果,小组内交流计算结果及计算过程。 38+18=48 (3)汇报:38是3个18,18是1个18,合起来是4个18,即48。 (4)观察算式,发现算式的特点:两个加数的分母相同。因为38和18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可以直接把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加,分母不变。 (5)明确: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6)明确分数加法的含义,在教师的指导下,归纳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2.(1)分析题意,独立列式解答问题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