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300670

11.《论语》十二章 课件 (共44张PPT)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9次 大小:116985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论语,十二,课件,44张,PPT
  • cover
课件44张PPT。《论语》十二章有关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yuè),序《周易》,撰(zhuàn)《春秋》。孔子曾任鲁国司寇,治理鲁国三个月,便使强大的齐国畏惧。因身处乱世,他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入东周拜老子为师。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弟子多达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 孔子重视因材施教。注重“学”、“思”结合,其理论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政治、经济、军事、伦理、教育,几乎无所不包。 孔子还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 。他认为做人应该善良、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 孔子被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还有对话体和叙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从汉初至五四运动以前两千年间一直是学童们的必读书,影响很大。书中不少语句作为成语保留下来。北宋宰相赵普赞曰:“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五经”)。 《论语》分析文义子曰:“学 而 时 习之,不亦 说乎?有朋 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而 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习 按时 复习通“悦”,愉快顺承转折“却”生气也是了解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从志同道合的人分析文义子曰:“学/ 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 ……吗?” 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分析文义曾子曰:“吾 日 三 省吾身:为人 谋 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 信乎? 传 不习乎?”我 每天 多次反省替谋事转折,却转折,却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 动词作名词忠心,尽心复习分析文义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办事尽心竭力了吗?和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按时复习了呢?” 分析文义子曰:“吾十有五 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 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通“又”顺承迷惑,疑惑独立做事情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自然规律)能听得进不同意见超过规矩,规范分析文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为外物所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知道了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而不会逾越规矩。” 分析文义子曰:“温 故 而知 新, 可 以 为师矣。”复习 旧的知识 形容词作名词顺承 新的理解和体会 形容词作名词可以凭借做,成为分析文义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之)/为师矣。” 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分析文义子曰:“学而 不思则 罔,思 而不学则 殆。” 转折,却迷惑转折,却有害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