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学习目标] 1.知道三种射线的本质和特点.2.理解原子核的衰变及核反应规律.(重点、难点)3.知道半衰期的概念,会应用半衰期解决有关问题.(重点) 一、原子核的衰变 1.放射性物体放出的射线常见的有三种: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其实质分别是高速α粒子流、高速电子流、频率很高的电磁波. 2.三种射线的特点 (1)α射线:速度可达光速的,电离作用强,贯穿本领很小. (2)β射线:速度可达光速的99%,电离作用较弱,贯穿本领较强. (3)γ射线:是频率很高的电磁波,波长很短,电离作用最小,贯穿本领最强. 3.原子核的衰变 (1)衰变定义:一种元素经放射过程,变成另一种元素的现象,称为原子核的衰变. (2)衰变分类 ①α衰变:放出α粒子的衰变. ②β衰变:放出β粒子的衰变. (3)衰变方程 U→Th+He Th→Pa+e (4)衰变规律 ①原子核衰变时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恒. ②任何一种放射性元素只有一种放射性,不能同时既有α放射性又有β放射性,而γ射线伴随α衰变或β衰变产生. 4.γ射线的产生:放射性的原子核在发生α衰变或者β衰变后,产生的新核往往处于高能级,它要向低能级跃迁,并辐射γ光子,故γ射线是伴随α射线或β射线产生的. 二、半衰期 1.定义:原子核数目因衰变减少到原来的一半所经过的时间,叫做半衰期.记为T1/2. 2.衰变规律 m=m0 (其中m0为衰变前的质量,m为t时间后剩余的放射性元素的质量). 3.放射性元素的平均存活时间称为平均寿命.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三种射线都是从原子外层电子激发出来的. (×) (2)原子核发生α衰变时,核的质子数减少2,而质量数减少4. (√) (3)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质量数和电荷数都守恒. (√) (4)半衰期的大小反映了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 (√) (5)放射性元素衰变的速率,与原子所处的物理状态和化学状态有关. (×) 2.如图所示为研究某未知元素放射性的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在薄铝片和荧光屏之间有图示方向的匀强电场E,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在荧光屏的某一位置上每分钟闪烁的亮点数.若撤去电场后继续观察,发现每分钟闪烁的亮点数没有变化;如果再将薄铝片移开,观察到每分钟闪烁的亮点数大大增加,由此可以判断,放射源发出的射线可能为( ) A.β射线和γ射线 B.α射线和β射线 C.β射线和X射线 D.α射线和γ射线 D [α射线本质是高速氦核流,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γ射线是电磁波,三者通过电场时,发生偏转的是α射线和β射线,不偏转的是γ射线,撤去电场后,发现每分钟闪烁的亮点数没有变化,则射线中含有γ射线;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穿透能力最弱,薄铝片可以挡住α射线,不能挡住β射线和γ射线,由此判断,放射源发出的射线可能为α射线和γ射线,D选项正确.] 3.(多选)已知钚的一种同位素的半衰期为24 100年,其衰变方程为Pu→X+He+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X原子核中含有92个质子 B.100个Pu经过24 100年后一定还剩余50个 C.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衰变过程质量数不再守恒 D.衰变发出的γ放射线是波长很短的光子,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AD [根据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可知,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X的电荷数为92,质量数为235,质子数是92,中子数为143,A选项正确;半衰期是统计规律,对大量的原子核适用,对个别的原子核没有意义,B选项错误;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衰变过程总质量减小,但质量数仍旧守恒,C选项错误;衰变发出的γ放射线是波长很短的光子,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D选项正确.] 三种放射线的衰变 1.α、β、γ三种射线的性质、特征的比较 种类 α射线 β射线 γ射线 组成 高速氦核流 高速电子流 光子流 (高频电磁波) 带电荷量 2e -e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