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320448

12《 古诗三首》第三课时课件+教案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1次 大小:38306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古诗三首,第三,课时,课件,教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三首》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己亥杂诗》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己亥杂诗》。 2.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自主学习,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 3.体会重点诗句的情境,在反复诵读,合理想象,感受诗歌的情景和意境,感悟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 4.在诵读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尝试通过诗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己亥杂诗》。 2.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自主学习,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通过重点诗句和字词的感悟,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 在反复诵读,合理想象,感受诗歌的情景和意境,体会诗中表达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一、复习古诗,导入新课。 1. 同学们,我们知道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临终时留下遗嘱: 生: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2.南宋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中谴责统治者: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出示课题:题临安邸 二.走进作者,了解背景。 1. 龚自珍(1792—1841),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代表诗作有组诗《己亥杂诗》,共315首。 为了纪念他,在北京和浙江都建有“龚自珍纪念馆”。 2.了解背景:龚自珍的时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正是这样的时代,产生了这位近代史上的启蒙思想家。他意识到封建的闭关锁国政策行不通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更加暴露出封建主义衰朽没落的本质。他以其才华,起而议政“医国”,宣传变革,终因“动触时忌”,他于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辞官南归,在途中写下三百一十五首《己亥杂诗》。这首诗是他在路过镇江时,应道士之请而写的祭神诗。 三.朗读古诗,初步感知。 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古诗。 2.大声朗读古诗,读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 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生朗读古诗。 4.理解词语:九州:中国的别称之一。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王昌龄《放歌行》:“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 生气:朝气蓬勃的局面。 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喑(yīn),沉默,不说话,没有声音。 四.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思考: (1)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 (2)这首古诗讲述了什么内容? (3)从古诗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朗读指导,给古诗划分节奏。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读这首诗时,要以“劝”的语气,读出语重心长之感,读准“恃”、“喑”“擞”的读音。读第一句时,气势要足,第二句要读出凄凉之感,读第三句和第四句时,要读出恳切的语气。 注意朗读节奏。 个别读,男女接读,小组赛读。 五.精读诗歌,理解诗意。 1.解题。 己亥杂诗 己亥:己亥年。 指道光十九年(1839年)。这一年是龚自珍辞官南归,后来又北上迎接家属,在短途中写了三百五十首短诗,这是其中的第二百二十首。本诗是作者辞官南归在镇江应道士邀请写的一首祭神诗。诗人借题发挥,有力地鞭打了封建社会专制制度的黑暗统治,表达了诗人希望改革现状,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 杂诗:指随感而作的无题诗 “己亥杂诗”的意思是:写于己亥年的一组诗。 2.诗意解读。 (1)“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诗意: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