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哪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会遇到需要说明物体位置的问题,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确定物体位置的生活经验。为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编写了本课。教科书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采用语言和图画等方式,定性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知道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参照周围其他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学情分析 在学习或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会遇到需要说明物体位置的问题,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确定物体位置的生活经验和能力。因此,本课的学习,学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比较容易掌握,但学生绘画基础较差,所以对绘制平面图这一环节应该加强指导。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能够通过观察,会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如语言、图画)定性描述物体的位置。 2.科学探究目标:通过制定计划,绘制平面图等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体验和感受到科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参照周围其它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难点:会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如语言.图画)定性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 1.纸张、铅笔、直尺、水彩笔等。 2.教学资料、多媒体课件、家居布局平面图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问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学校要开家长会,爸爸要来参加。可是爸爸从来没到过我们学校,你能用什么办法,让爸爸准确无误地找到你的教室呢?有办法的同学请举手。(指名学生回答。) 2.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第19课,我在哪里(板书:19.我在哪里) 二、探究体验,解决问题 (一)检查预习。 1.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搜集有关如何确定自己的位置的资料,大家搜集了吗?请同学们汇报调查的有关情况。(指名学生汇报) 2.告诉别人你的位置可以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如果这几种方法能够结合运用,我们的位置是不是会表达得会更清楚呢?现在,我们来设计一个让爸爸能够准确无误地找到你位置的方案。设计中,同学们能充分利用这些方法吗? (二)描述自己在教室内的位置。 (1)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 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自己所在的位置。 (2)学生描述。(指名答) 讨论后小结:同学们有这么多的方法描述自己的位置,真是了不起。描述自己的位置需要参照物,由于参照物不同,因此描述的结果也会不同;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参照周围其他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这一活动学生能够全员参与,活动比较充分。通过交流,学生可以初步认识到:描述“自己的位置”需要参照物,如:讲台、黑板、课桌、同学等。) (3)学习绘制平面图。 教师将自己预先绘制的教室座次表呈现给学生,提问:你能在纸上把自己的位置画出来吗? 让学生明确绘制座次表需要注意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动手绘制教室座次表,并标出自己的位置。 (4)交流评价。 请同学们将各自绘制的教室平面图在小组和全班进行交流,取长补短,相互借鉴。 (三)描述校园里物体的位置。 (1)提出活动指向:描述教室、操场、旗杆、实验楼、厕所、办公楼等的位置。(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描述校园里物体的位置,可以用语言说,也可以画。) (2)总结描述物体的方法。 (通过对教室内和校园里人与物体位置的描述,引导学生总结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参照周围其他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3)尝试绘制学校的平面图。 引导学生尝试绘制学校平面图,教师给予指导,并强调绘制平面图需要注意的问题。 (这一环节使学生将已掌握的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在生活中加以运用,以提高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让学生形成学习科学要联系实际、走进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