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时分层作业(十三)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基础达标练]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 1.(多选)对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α粒子带正电,所以α射线一定是从原子核中射出的 B.β粒子带负电,所以β射线有可能是核外电子 C.γ粒子是光子,所以γ射线有可能是由原子发光产生的 D.γ射线是伴随α衰变和β衰变而产生的 AD [α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中的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氦核放出的,β衰变的实质是一个中子变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然后释放出电子,γ射线是在α衰变和β衰变中产生的,所以这三种射线都是从原子核内部释放出来的.] 2.一个原子核发生衰变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总质量数保持不变 B.核子数保持不变 C.变化前后质子数保持不变 D.总动量保持不变 C [衰变过程中质量数守恒,又质量数等于核子数,故衰变过程中核子数不变,A、B正确;发生β衰变时,质子数增加中子数减少,C错误;由动量守恒的条件知D正确.] 3.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表中的所有元素都具有天然放射性 B.γ射线的实质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C.放射性元素形成化合物后,该元素仍具有放射性 D.α、β和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C [不是所有元素都能发生衰变,故A错误.β射线实质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γ射线是波长极短,频率极高的电磁波,故B错误.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故C正确.α、β和γ三种射线中,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而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故D错误.] 4.天然放射现象中可产生α、β、γ三种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β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电子电离产生的 B. U经过两次α衰变,变为Th C.α射线的穿透能力比γ射线穿透能力强 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不随温度升高而变化 D [β射线的实质是衰变中产生的电子,故A错误;α衰变过程中,一个原子核释放一个α粒子(由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形成的氦原子核),并且转变成一个质量数减少4,核电荷数减少2的新原子核.所以U经过一次α衰变,变为 Th,故B错误;α、β、γ三种射线分别是氦核、电子、电磁波,三种射线的穿透能力逐渐增强,所以α射线的穿透能力比γ射线穿透能力弱,故C错误;半衰期是由原子核内部性质决定的,与温度无关,故D正确; 5. U(铀核)衰变为Rn(氡核)要经过几次α衰变,几次β衰变( ) A.4 3 B.4 2 C.3 3 D.3 4 B [因为β衰变的质量数不变,所以α衰变的次数n==4次,在α衰变的过程中电荷数总共少8,则β衰变的次数为m=8-(92-86)=2次,故B正确,A、C、D错误.] 6.本题中用大写字母代表原子核.E经α衰变成为F,再经β衰变成为G,再经α衰变成为H.上述系列衰变可记为,另一系列衰变为,已知P是F的同位素,则( ) A.Q是E的同位素,R是F的同位素 B.R是E的同位素,S是F的同位素 C.R是G的同位素,S是H的同位素 D.Q是G的同位素,R是H的同位素 B [以P、F的质量数与电荷数为基数,每次α衰变核的质量数减少4,电荷数减少2,每次β衰变核的质量数不变,电荷数增加1,由此可确定各原子核的情况:;故选项B正确.] 二、非选择题(14分) 7.天然放射性铀(U)发生衰变后产生钍(Th)和另一个原子核. (1)请写出衰变方程; (2)若衰变前铀(U)核的速度为v,衰变产生的钍(Th)核的速度为,且与铀核速度方向相同,求产生的另一种新核的速度. [解析] (1)U→Th+He (2)设另一新核的速度为v′,铀核质量为238m,由动量守恒定律得:238mv=234m+4mv′得:v′=v. [答案] (1)见解析 (2)v [能力提升练] 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 1.(多选)如图为放射性元素放出的三种射线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下列说法正确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