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七年级语文期中质量检测题答案 (单元一至三) 大题 小题 分值 答案(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 24分 1 10 ⑴树木丛生 ⑵落花时节又逢君 ⑶行舟绿水前 风正一帆悬 ⑷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⑸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每错1字扣0.5分,扣完该句为止,每句1分,共10 分) 2 4 ⑴烘托 ⑵翻来覆去 ⑶确凿 ⑷截然不同(每处1分,共4分,每错1字扣1分,只扣该处。) 3 3 D(各得其所:所:处所,位置。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此处可改为“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A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B诀别:指再无会期的离别;死别。C拼凑:指把零碎的东西放在一起。) 4 3 B (应该把“干预”和“发现”调换位置。) 5 4 例一:如果你能使一棵小草快乐,不用自己的脚随意践踏它,那么小草也会使你快乐,在你满目枯黄时为你送上一抹耀眼的新绿。 例二:如果你能使一方泥土快乐,不随意地占用糟践它们,那么泥土也会使你快乐,在你饥肠辘辘时为你捧上一缕稻麦的清香。 示例三:如果你能使一条小溪快乐,不把生活的污秽随意抛向它们,那么小溪也会使你快乐,在你口干舌燥时为你送来一捧甜蜜的甘露; 二、阅读理解 46分 6 3 ⑴期(约定) ⑵委(舍弃) ⑶顾(回头看)(每个1分) 7 4 ⑴过了中午朋友还没到来,陈太丘就丢下(他)而离开。(关键词“舍”“去”各1分。) ⑵朋友很惭愧,就下了马车要去拉陈元方。(关键词“引”1分,整体1分。) 8 3 B(应该是“认为陈太丘不守信”。) 9 3 D(于:对于。A为:主持/给,替。B中:公平/正午。C故:因此 / 旧的知识) 10 3 野哉 / 由也 / 君子于其所不知 / 盖阙如也(用了四条或四条以上“/”,本题给0分。用了1—3条“/”,每对1处给1分。) 11 3 孔子认为当时名不副实的情形已经造成了社会认识上的普遍混乱不堪,(1分,此点需要学生会推断。因为存在名不副实的严重情况,所以才这么重视,把正名放在首要位置。)孔子认为“正名说”这项工作是一切政事中的重中之重,应当摆在首要的位置。(2分) 参考译文 子路说:“倘若卫国君主用您来主持政事,您将要把什么事摆在首要的位置呢?”孔子说:“辨正名实关系是一定要做的吧?”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您竟然迂腐到这样的地步了!您要正什么名呀?”孔子说:“仲由太粗野了呀!君子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情,通常是采取先不发表意见的态度。名实关系如果不辨正,那么人们(对同一名称有着不同的理解)语言交流就不会顺畅;语言交流不顺畅,做事情就不会成功;做事情没有成效,那么礼乐等文化教育方面的建设就没有基础,因此不会有成效;礼乐方面的建设没有成效,那么刑罚也不会做得公平允当;刑罚不公平允当,百姓就无所适从了。所以君子给一个事物命名,必然是可以言说的;言说一个事物,必然是可以实行的。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说,没有一点苟且马虎的地方罢了。” 12 3 B(应该是对孙儿的呵护和关爱。) 13 3 C(强壮”是从母亲看儿子的角度说的,“高大”是从儿子看父亲的角度说的。) 14 4 “整个世界”一方面指老人,代表着已经过去的时代和世界;(1分)一方面指孩子,代表着刚刚开始的时代和未来的世界。(1分)背着整个世界的“我”和妻子———一代中年人,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责任。这带有象征性的句子,深化了全文中心,表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2分) 15 4 ⑴“我”发现要印章才能拿到稿费就找老人刻章。(2分) ⑵“我”被误认为偷单车进了派出所。(2分) 意思相近即可。 16 5 内容上,突出我为即将拿到稿费时的狂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