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43108

选修5: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新人教版)

日期:2024-06-0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6次 大小:157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选修,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影响,新人教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3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2.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3.综合地图分析,理解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作用。 4.确立人与自然共存、用人类知识和智慧降低灾情的可持续发展观。 5. 运用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学习重点、难点】 1.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性、受灾体的易损程度、灾情。 2. 运用资料分析人类活动对灾情的作用及其原因 【自学目标】 认识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目前,人类活动对周围环境,包括自然灾害,施加了多方面影响,后果不一。人类从种种残酷现实中,愈来愈清醒地认识到,在人类活动中趋利避害、扬长避短的重要性。因此,《课程标准》把“认识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作为学习目标。这个学习目标突出了人地关系,十分重要。要使学生认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之———自然灾害的影响越来越大。这种影响对人类本身而言,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由于人口的剧增,增加了地球的负载量,人为灾害与人为诱发的自然灾害不断增加,从而加深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意义,寻求达到化害为利、趋利避害目的的途径。 1.目前,人类活动对周围环境,包括自然灾害,施加了多方面影响,后果不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之———自然灾害的影响越来越大。这种影响对人类本身而言,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2.特别要认识到:由于人口的剧增,增加了地球的负载量,人为灾害与人为诱发的自然灾害不断增加,从而加深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意义,寻求达到化害为利、趋利避害目的的途径。 3.在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时,可以运用一些图像和文字资料,其目的是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自学探究】 1、人类活动导致孕灾环境的稳定性增加 2、人类活动导致孕灾环境的稳定性降低 【能力提升】 答案: 【自学探究】 1、人类活动导致孕灾环境的稳定性增加 2、人类活动导致孕灾环境的稳定性降低 【能力提升】 修建水库 人类建设生态环境 植树造林、水土保持 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减轻 减少 减少 环境更不稳定 过量开采地下水 人类超强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 破坏森林和草场植被 人口 影响地表环境的 影响受灾体的 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灾情观 人类活动影响自然灾害 正面影响 负面影响 修建水库 人类建设生态环境 植树造林、水土保持 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增加环境的稳定性 稳定局部水循环 稳定局部地区的岩、土层 减轻旱涝灾害发生 减少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减少灾害发生频率 环境更不稳定 过量开采地下水 人类超强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 破坏森林和草场植被 环境恶化 海水入侵,地表沉降,地面塌陷 水土流失、风蚀沙化 诱发地震和塌方 洪水和尘暴加剧 自然灾害频发 生态建设 生态破坏 人口 社会经济 减灾工程 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灾情观 人类活动影响自然灾害 正面影响 负面影响 缩小灾情 放大灾情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