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44932

鲁教版选修6第三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综合测试

日期:2025-11-0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7次 大小:4417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版,选修,第三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综合,测试
  • cover
第三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 单元 测试 一、选择题(共5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现象属于环境污染的是(  ) A.印度洋海啸 B.伊朗地震 C.日本水俣事件 D.美国飓风 2.清洁生产是以节能、降耗、减污为(   ) A.目标 B.基础 C.核心 D.前提 3.土壤中农业污染源的主要来源是( ) A.污水灌溉 B.使用农药 C.动物代射 D.天气变化 “走节约型发展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和谐社会”是2005年中国人民经济生活的主旋律。读下图,回答4-6题。 4.发展循环经济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 A.崇拜自然 B.改造自然 C.征服自然 D.谋求人地协调 5.循环经济所体现的地理学原理是( ) A.大气循环原理 B.水循环原理 C.生态循环原理 D.地质循环原理 6.下列农业生产符合循环经济特征的是( ) A.大棚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 D.桑基鱼塘农业 7.“包装简易、及时回收、重复利用、能修则修、循环使用”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简称为(   ) A.5C原则 B.5U原则 C.5A原则 D.5R原则 8.近年来,我国开始了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最典型的国家级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位于(   ) A.广东南海 B.广西贵港 C.云南大理 D.海南三亚 9.我国的城市绿化因使用杀虫剂而污染了地下水,下列绿化方式污染最严重的是( ) A.落叶阔叶树林 B.常绿针叶树林 C.“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D.人工草地 “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的比喻,使人们想起牧童在放牧时,只顾放牧而不管草原的破坏。它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K·E·博尔丁提出的一种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的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并进行无限度的索取,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并造成大量废物,污染环境。据此回答10—12题。 10.下列恶果,不是由“牧童经济”造成的是( ) A.沙尘暴加剧 B.农药污染 C.臭氧层“空洞” D.破坏性地震 11.下列经济模式,属于“牧童经济”行为的是( ) A.黄河出现凌汛 B.围湖造田,增产粮食 C.南水北调,解决北方水荒 D.黄土高原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 12.下列关于“牧童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产物,发达国家不会出现 B.是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经济模式 C.体现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 D.它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阶段,不可避免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13.下列活动主要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 A.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的使用 B.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C.含磷洗衣粉的使用 D.汽车、摩托车的使用 14.水污染在全球相当普遍,下列措施中可以直接减少水污染的是( ) A.工业生产中的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B.农业生产中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 C.提高汽车尾气的排放标准 D.日常生活中多利用再生纸包装 15.若大型核电站和巨型油轮发生重大泄漏事故,将导致的后果有(  ) A.造成放射性污染和海洋污染 B.酸雨危害加重 C.全球变暖加快 D.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16.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的主要方法是(  ) A.控制工业“三废”排放 B.不过量施用农药和化肥 C.增加废渣的填埋 D.不用污水灌田 17.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中含有能形成酸雨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主要原因是(  ) A.燃烧化石燃料 B.现有技术尚不能对其加以回收利用 C.缺乏处理设备 D.环保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