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单元 测试 选择题(共60分,每题2分 ) 1.下列关于环境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 B.环境是相对某项中心事物周围的所以事务 C.中心事物不同,环境的含义也不同 D.人类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与人类相关的所有事物 2.下列属于人类活动不合理而遭到破坏的环境是( ) A.塔克拉玛干的茫茫沙丘 B.“草、水、林、机”配套的人工草场 C.水土流失造成的石山劣地 D.人工建设的水库大坝 3.能促进人类与环境统一的生产活动是( ) A.山区毁林开荒 B.围湖造田 C.黄淮海平原上建造林网 D.过量抽取地下水 4.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更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5.当前人类与环境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 ) A.环境污染严重 B.人口增长过快 C.人口素质太低 D.森林破坏严重 6.人与环境的对立性表现在( ) A.环境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环境可供给人类的物质和能量是有限的 C.环境无法容纳人类产生的日益增多的废弃物 D.人既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塑造者 7.下列人类介入才能维持的环境是( ) A. 原始森林 B. 城市聚落 C.极地苔原 D.荒漠流沙 下图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8~10: 8.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化起飞的国家中,最典型地反映出这种关系的城市是( ) A.柏林 B.伦敦 C.旧金山 D.彼得堡 9.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 ( )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 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然解决 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大量排污的工业 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10.这种关系反映了环境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 ( ) A.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B.人的认识能力的不断增强 C.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的不断调整 D.发达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 11.绿色食品是指( ) 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 B.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 C.经济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 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 12.倡导“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 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C.减少固体垃圾 D.移风易俗 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图7),回答13—15题。 13.图中a、b、c、d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酸雨问题、荒漠化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 B.荒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 C.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荒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 D.荒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 14.与图中b环境问题无关的污染物是 A.工业排放的废气 B.家庭炉灶排放的废气 C.汽车排放的废气 D.建筑工地的扬尘 15.图中c环境问题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①加剧水土流失②诱发地质灾害③增加a的频率④增加地表水的下渗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6.下列环境问题的表现,主要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①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 ②土地荒漠化的加剧③放射性物质泄漏④土壤次生盐碱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关于环境问题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城市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B、在广大的乡村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 C、从全球看,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展中国家严重 D、有些环境问题不只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而且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 18.下列现象不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A、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B、森林面积减小,生物物种灭绝 C、土地盐碱化,水源枯竭 D、氮肥厂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