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452010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

日期:2025-10-0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33次 大小:944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青岛,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
  • cover
《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操作 2、我们的营养 实验名称 食物营养成分的检验 实验材料 碘酒、馒头(面粉)、滴管、酒精灯、白纸、碟子、花生、瘦肉等。 实验方案 1、把少量馒头放在碟子上,用滴管向米饭上滴2———3滴碘酒,观察现象。 2、把花生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观察白纸上留有的痕迹。 3、将切成细条的瘦肉放在酒精灯上灼烧,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实验现象 1、加入碘酒后,馒头变成蓝黑色。说明面粉中含有淀粉。 2、白纸上会留下油迹,说明花生中含有脂肪 3、闻到一股难闻的、烧焦羽毛的气味,说明瘦肉中含有蛋白质。 实验结论 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淀粉(糖类)、维生素、纤维素、矿物质和水。 4、水变咸了 实验名称 溶解实验。2、不同材料的溶解实验。 实验材料 两个烧杯、玻璃棒、药匙、食盐、高锰酸钾。 烧杯(根据材料种类准备)、玻璃棒、小苏打、洗衣粉、食用油、沙子、木屑等。 实验方案 实验一:1、先在两个烧杯中倒入约三分之二的清水。 2、用药匙分别取适量的食盐、高锰酸钾,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用玻璃棒分别搅拌。 搅拌后,静置一会儿,再观察现象。 实验二:1、先在烧杯中分别倒入约三分之二的清水。 2、用药匙取适量的小苏打、、食用油、沙子,分别放入烧杯中,用玻璃棒分别搅拌。 搅拌后,静置一会儿,再观察溶解的情况。 实验现象 实验一:食盐、高锰酸钾颗粒在水中看不见了。 实验二:小苏打、能在水中溶解,食用油、沙子不能在水中溶解。 实验结论 像食盐、高锰酸钾那样,在水中变成极细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的分散在水里,不会自行沉降下来的现象叫做溶解。 有的物体在水中能溶解,有的物体在水中不能溶解。(或者具体记录物体名称) 5、怎样加快溶解 实验名称 物体溶解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材料 烧杯、玻璃棒、药匙、冰糖、小锤、冷水、热水 实验方案 实验一:1、在两个烧杯里分别倒入等量的冷水。 2、将颗粒大小相同的冰糖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 3、用玻璃棒搅拌其中一个烧杯中的水,观察比较实验过程所发生的变化。 实验二:1、在两个烧杯里分别倒入等量的冷水和热水。 2、将颗粒大小相同的冰糖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同时搅拌十秒钟。观察现象。 实验三:1、在两个烧杯里分别倒入等量的冷水。 2、取两块大小相同的冰糖,将其中一块研成粉末,然后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同时搅拌十秒钟。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实验一:搅拌的烧杯中冰糖溶解得快,不搅拌的烧杯中冰糖溶解得慢。 实验二:热水中冰糖溶解得快,冷水中冰糖溶解得慢。 实验三:研成粉末的冰糖溶解得快,未研成粉末的冰糖溶解得慢。 实验结论 搅拌、用热水、将物体研碎可以加快溶解。 7、水里有什么 实验名称 探究净化水的方法 实验材料 烧杯、玻璃棒、镊子、明矾、浑浊水、滤纸、纱布、放大镜、水槽等 实验方案 实验一:1、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大半杯浑浊水。 2、用镊子将浮在水面的杂质取出。 3、用药匙取适量的明矾放入其中一个烧杯中,用玻璃棒同时搅拌两个烧杯中的浑浊水,然后静置。4、观察两杯水变清的速度和清澈程度有什么不同。 实验二:1、把过滤网放在一个烧杯上,将混浊水倒入烧杯中,观察现象。 2、把纱布多叠几层放在烧杯上,把过滤过的水倒入烧杯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实验一:两杯水中都有沉淀现象,但加入明矾的水中的杂质沉淀的快,水清。 实验二:过滤后,滤网上有比较大的杂质,如:砂子、碎沫等,纱布上有比较细小的杂质。 实验结论 除去水中不溶解的杂质和细菌的过程叫做水的净化。沉淀、过滤、消毒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9、植物的根 实验名称 根的吸水实验 实验材料 一株生长完好的植物、玻璃杯、花生油、水 实验方案 在瓶子中加入适量的水。 把植物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