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460746

13.唐诗五首 课件(96张PPT)

日期:2024-04-3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57797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唐诗,五首,课件,96张,PPT
  • cover
课件96张PPT。13 唐诗五首 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名家辈出,佳作迭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唐诗的魅力。新课导入1.识记作者的相关文学常识,背诵这五首诗。 2.积累优美的诗句,体会诗歌的意境,学会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3.体会诗歌的韵律之美,接受美的熏陶和感染。学习目标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常见的类型有五律、七律和排律(长律)三种,其中每句有五个字的称为五律,每句有七个字的称为七律。通常律诗都有八句,每两句组成一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律诗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文体知识野望王绩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ɡāo)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作者简介背景材料王绩入唐后以前朝原官待诏门下省,不久辞官还乡。后出为太乐丞,旋又告归。此诗当作于诗人弃官隐居东皋(今属山西万荣)之时。野 望? 王 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走进课文野 望? 王 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齐读诗歌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 “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诗歌赏析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层层树林已染上萧瑟的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唯见落日的余晖。描写了一派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跃了起来。与“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一起构成 一幅山间晚秋图, 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述说自己在现实中的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秋天傍晚时分,诗人遥望山野,看到一派秋色颇浓的山野景色,看到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不禁怀念起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诗歌大意:1.“徙倚”是 的意思。“欲何依”,表现了 的心情。 2.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徘徊孤独 抑郁 层层树林已染上萧瑟的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唯见落日的余晖。问题探究3.说说“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句中那几个词用得好? 这一句着力刻画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入一股活力。句中的几个动词“驱”、“返”、“带”、“归”,用得自然而准确,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宁静,诗人于一静一动的描写之中,把山山树树、牛犊猎马交织成一幅绝妙的艺术画卷。远景和近景的搭配,自然和谐,令人不能不产生某种遐思,甚至忘情在安逸闲适的田野之中。 4.“长歌怀采薇”一句引用了怎样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以后,伯夷和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 抒发了作者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 《野望》描写了山野秋天傍晚的景色,在萧瑟、恬静的景色中透露出诗人孤独抑郁、彷徨苦闷的心情。主旨归纳我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 东皋薄暮望, 徘徊不定不知该去何方。 徙倚欲何依。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 树树皆秋色, 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山山唯落晖。根据诗意背诵诗句。牧人驱赶着牛群返还家园, 牧人驱犊返, 猎人带着猎物回去。 猎马带禽归。 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认识, 相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