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469869

6.《将相和》教学设计(2课时)

日期:2024-05-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6次 大小:1787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将相和,教学设计,2课时
  • cover
《将相和》教学设计   一、课文内容分析   本文是根据汉代司马迁的《史记》中《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历史故事。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三个小故事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叙写,故事间既相对独立,又有紧密联系。前两个故事中蔺相如屡次立功,职位超过了老将廉颇,廉颇很不服气,才有了第三个故事。   人物的性格在语言、动作描写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本课主要学习“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以提高阅读速度。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自学能力和快速阅读力,通过初读感知,能够理解故事的意思,结合课后习题能够理清课文的结构。通过文中的语言、动作等描写能够初步体会人物性格,但是要通过人物的言行深刻地、多维度理解人物的个性和品质尚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目标   1.认识“璧、臣”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强、划、削”的读音,会写“召、臣”等12个生字,会写“无价之宝、召集”等15个词语。   2.能尽量连词成句地读课文,提高阅读的速度。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能够连词成句地快速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三个故事。   2.教学难点: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个性特点。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背景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改编自西汉司马迁的著作《史记》,《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先生对它的评价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通过人物传记的形式刻画了许许多多鲜活的人物。   2.齐读课题。“将”指的是谁?(廉颇)“相”呢?(蔺相如),一个是赵国的武将,一个是赵国的文将。“和”是什么意思?(预设:和好、团结)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史记》的文学价值和写作特点,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理解课题,为课文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快速默读,概况故事   1.上节课,我们学会了运用“不回读”的方法来增加阅读速度,通过阅读“课前提示”,你是否知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快速阅读方法?(预设:连词成句地读)。没错,我们先来看看课后第二题,你一眼看到了多少内容?原来,“连词成句地读”就是一眼扫过去,要尽可能多地看到词语或者句子,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   2.快速阅读,记录时间。   3.交流阅读方法。学生结合自身实际,通过交流阅读本课过程中运用的方法以及阅读效果、阅读感受,体会阅读方法的运用。   【设计意图】结合课后题,先让孩子热身,体会如何扩大视域。在阅读中运用方法,读后分享方法和感受。   4.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和氏璧 强逼 允诺 划归 抵御   侮辱 擅长 上卿 削弱 战袍   多音字“强、划、削”组词。   指导书写“臣、献、拒”。   (三)整体感知,概况故事内容   1.课文围绕“将相和”讲了几个小故事?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   2.用简洁的语言,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大意。在概括故事内容时,要注意不说人物对话的提示语、形容词等,将对话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3.说一说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预设:前两个故事中蔺相如屡次立功,职位超过了老将廉颇,廉颇很不服气,于是有了第三个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概括故事内容,理清故事发展的脉络和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