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475768

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5课《杜甫诗三首》课件 (共72张PPT)

日期:2025-11-0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36170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语文,人教,必修,5课,杜甫诗三首,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杜甫诗三首 ———诗圣的家国情怀 杜甫 ( 七一二 ——— 七七○ ) 家世: 杜预······杜审言 ———杜闲 ———杜甫 籍贯: 长安(西安)—襄阳(湖北襄樊)—河南巩县 杜甫简介 才华: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 抱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杜甫简介 历程: 一、少年时期:生活安适,才华初显 二、南北漫游:增长见识,交接友朋 三、困守长安:干谒权贵,积极求仕 四、安史之乱:身遭离乱,同情百姓 五、避乱秦陇:生活艰苦,居无定所 六、两川流寓:生活平静,心系中原 七、东下荆楚:展转流离,凄凉辞世 杜甫简介 杜甫晚年的流离生活 五十四岁。五月,携家离草堂南下。至嘉州(乐山)。六月,至戎州(宜宾)。自戎州至渝州(重庆)。入秋,至忠州(忠县)。九月,至云安(白帝城)。病,遂留居云安。 五十五岁。春晚,移居夔州(四川奉节)。 五十六岁。夔州。秋,左耳始聋。本年冬,多病。 五十七岁。正月,去夔州出峡。三月至江陵。留江陵数月,颇不得意,连小吏也轻视他。秋末,移居公安县,公安乱事起,避岳州。 五十八岁。左耳聋,牙脱落很多,右臂风湿不能活动。正月,经潭州(长沙)去衡州(衡阳)投靠朋友衡州刺史韦之晋。抵衡州韦却调为谭州刺史。夏,复回潭州。不久,韦死去。 五十九岁。暮春,逢李龟年。四月,潭州兵乱,避乱入衡州。欲往郴州依舅氏崔伟。至耒阳,遇大水,江涨,泊方田驿,半旬不得食。回舟北上,欲过洞庭回长安。冬,卒,旅殡岳阳。至813年,其孙才将杜甫遗体迁葬河南。 杜甫晚年的流离生活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韵 奉呈湖南亲友 乌几重重缚,鹑衣寸寸针。 …… 公孙仍恃险,侯景未生擒。 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 …… 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 …… 杜甫人生的最后一首诗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诗歌风格“沉郁顿挫、慷慨悲凉”。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 杜甫一生写了许多诗,现存一千四百多首,收集在《杜工部集》里。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 代表作品有“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丽人行》《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蜀相》《秋兴八首》《登高》等。 律诗发源于南朝,成熟于中晚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格律非常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1、句数:每首限定八句(超过则称排律或长律) 2、字数:五律全首共40字;七律全首共56字。 3、押韵: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 4、平仄: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 5、对仗:每首中必须有对仗联。 各联名称: 第一联称“首联”(或起联) 第二联称“颔(hàn)联” 第三联称“颈联” 第四联称“尾联”(或结联) 律诗知识 秋兴八首(其一) 在寓居夔州两个年头里,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此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秋兴》,即因秋感兴(触景生情),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创作背景 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秋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