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观测天气》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制定科学的、符合实际情况的观测计划。 2、能选择材料,并按图示或文字说明自制简单的风向仪、雨量筒。 3、设计和制作简易的观测天气变化的仪器。 4、能说出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 5、能说出各种风向的含义。 6、能说出各种天气变化主要是由水、风和热三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7、能定时观测、测量并记录两周的天气状况,绘制气温曲线图,预测未来的天气变化趋势。 8、能描述气象站预报天气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1、会用温度计、简易风向仪、雨量器进行观测,搜集有关数据。 2、能对观测到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绘制天气变化的曲线图,得出天气变化趋势的预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进行合理的小组分工,合作完成观测、记录两周内天气变化情况。 2、愿意想出更多办法,选择材料,设计制作简易的天气观测仪器。 3、能体会到利用简单仪器有助于定量的观测研究。 4、能体会到长期的测量和记录天气数据是非常有用的。 教学重点 选择材料设计和制作自己的简易观测仪,并进行观测。 教学难点 依据自己的温度观测记录结果,绘制气温曲线图,并预测未来气温变化的趋势。 教学准备 观察记录表、硬纸片、胶水、胶带、陶制花盆、方形纸、尺子、橡皮泥、剪刀、一根竹签、两根吸管、大饮料瓶、风向仪、风力计、温度计、雨量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看天气预报了吗?关于天气预报你有哪些想要知道的问题吗? 学生汇报,教师进行整理。 师:我们最关心的就是这些天气信息是怎样预报出来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当一个小小气象员吧!(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活动1:制定观测计划。 (1)师:要做一名合格的小小气象员都需要做哪些工作? 学生汇报。 (2)师:在观测天气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小的计划吧! (3)学生制定计划,教师进行指导。 (4)学生汇报计划,教师学生进行评议。 2、活动2:制作简易观测仪。 (1)师:要观测天气就需要先制作一些简易的观测仪器,生活中观测天气就是观测温度、湿度、风向、风力、气压、阴晴等,我们来制作观测风向的仪器———风向仪。制作方法看书上9页的图。 (2)学生制作,教师适当进行指导和提示。 (3)展示作品,交流感受。 (4)师:你们的作品是不是合格,我们到室外检验一下就行了。 (5)教师指导学生认识风向和8个方向。 3、活动3:建立小小气象站。 (1)师:我们制作了风向仪,就要用它来工作,我们要建立一个小小的气象站,我们来分一下组。 (2)学生分组后进行分工。 (3)讨论:观测仪放在校园里不同的地方,测量的数据一样吗?放在什么地方测量的数据最准确? (4)学生坚持记录两周,两周后进行总结。 教学反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