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506796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第3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人民版】 【课件】

日期:2024-11-2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99000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民,2019,君主专制,强化,演进,政体
  • cover
(课件网) 人人说做皇帝好, 其实皇帝也苦恼; 忠奸难辨睡不好, 丞相权重吃不消; 要是官吏选不好, 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 身家性命也难保。 皇帝的苦恼主要有哪些方面? 相权过重;选官问题;监察官吏问题;地方管理问题。 三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汉 唐 宋 元 目录 CONTENTS 皇帝制度 1.确立:秦始皇确立的“皇帝制度”为历代王朝所继承。 3.影响: (1)君国关系:君权带有独断性、随意性影响封建国家重要的政治决策。国家变成一个人的国家,政治变成一个人的政治。 (2)君臣关系:“主仆关系”,不利于政治的良好发展。 帝王与宰相,是中国古代高层权力关系的主角;君权与相权,是中国古代高层权力冲突的核心。历史上有明君贤相相互协作,共同开创盛世局面;当然也有皇帝与宰相之间矛盾重重的时候。 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是帝王的政治助手。 中朝人员:私臣、宦官、外戚 基本原则:以内制外 频繁更换丞相;让身份低微的士人参与主要决策,参议要政。 实行中外朝制度 三省长官都是 宰相。 群相制,委员制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政事堂(议政) 相互牵制,相互补充。分工明确,提高效率。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三省六部制(中国官制重大变革,标志中国古代王朝政治制度成熟) 设中书门下,长官“同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相。 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行政权。 设枢密院管军事,分割宰相的军权。 设三司使管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 比较唐宋两代丞相权力的变化?宋代官制有什么影响? 秦:三公九卿制 汉:中外朝制 隋唐:三省六部制 宋:二府三司制 元:沿用宋制 纵观汉至元,君权和相权的发展总趋势是怎样的? 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 概括中国古代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方法: 1.起用身边亲信近臣,成立决策核心。 2.令多人共行“宰相”,相互牵制。 秦朝 唐朝 宋朝 汉朝 宋朝 元朝 特点:逐渐制度化 、专职化、体系化、约下不约上。 叁 概念释读:刺史制度 刺史职级仅为六百石官,秩位不高,但是出刺时却是作为朝廷的正式代表,可以监察二千石的地方官僚和王国相,也可以监督诸王。刺史的职权虽重,却不直接处理地方行政事务。由此体现了小大相互制约、内外相互协调。 刺史职责:监察地方高官和诸侯王 刺史特点:位低权重 评价:1、前期防止地方分裂割据,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 2、后期成为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导致国家分裂。 目的: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十三州部) 阅读教材,完成下述表格内容 肆 时间 西周 两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到晚清 选官制度 选拔标准 选拔方式 局限 皇帝的烦恼之选官取才 世卿世禄:血缘 科举取士:才能 九品中正:门第 军功授爵:军功 察举征辟:孝廉 建立选官制度目的:吸纳人才充实官僚队伍,保证官僚队伍的素质和执政水平,巩固统治。 东汉顺帝六年,河南尹田歆掌握了察举六名孝廉的名额,当权的贵族勋戚争相请托,结果真正名士入选的只有一人,其他五人都是走后门入选的。 邓禹一家,凡公者2人,侯29人,大将军以下13人,中二千石14人,州郡长官48人,其余官职不可胜数。弘农杨氏四世为三公,汝南袁氏则四世五公。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通过材料大家谈谈察举制有哪些缺点? 1)钻营请托,结党营私,任人唯亲 2)选拔权操纵在世家大族手中 3)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 九品中正制图 九品中正 东汉末,曹操当政,提倡“唯才是举”。曹丕采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推选各郡有声望的人,出任“中正”, “中正”由士族豪门担任,将当地士人,按“才能”分别评定为九等(九品),政府按等选用,谓之“九品官人法”,选取原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