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512708

第三单元 草原之夜 课件(17张幻灯片)

日期:2024-06-26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898197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第三,单元,草原,之夜,课件,17张
  • cover
课件17张PPT。 粤教花城2011 形体律动欣赏课 《草原之夜》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蒙古族 蒙古族是我国东北主要民族之一,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一千万人,语言为蒙古语。其中,一半以上居住在中国境内。“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蒙古习俗 蒙古人民非常好客,不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总是热情接待,见面时主人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请客人进蒙古包,献上哈达。进入蒙古包坐下后,慷慨大方的主人总是把飘香的奶茶、醇香的奶酒、酥脆的油炸果子和独具草原风味的“手扒肉”一一摆在客人面前,与客人痛饮饱餐。有时还唱一些表示欢的歌曲来劝酒,客人接杯畅饮,主人就格外高兴。蒙古民歌1、蒙古民歌按题材分为狩猎歌、牧歌、思乡曲、赞歌、宴歌、儿歌、叙事歌等; 2、按体裁分为长调歌曲和短调歌曲。长调歌曲曲调舒展悠长,节拍自由,多为散板,具有抒咏特色和草原气息,牧歌、赞歌多属长调类。代表作《辽阔的草原》《牧歌》。 短调歌曲结构短小,节奏整齐,具有叙述性。短调民歌主要流行于蒙汉杂居的半农半牧区。往往是即兴歌唱,灵活性很强。 《嘎达梅林》 蒙古族特色乐器马头琴 马头琴,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它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 带着问题聆听:这首曲子给我们营造一种什么样的 音乐情绪? 优美、抒情AB中速递/再次聆听加上歌词以后,歌曲又给带给我们一种什么样的意境?歌曲采用的是什么速度? 中 速仿佛一下子把我们带到美丽辽阔的大草原《草原之夜》这首优美、动人的歌曲,被誉为“东方的小夜曲” 创作于1959年,由时年21岁的田歌作曲,张加毅作词,于198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入选音乐教材。并成为大型艺术纪录片《绿色的原野》主题曲。 作品简介歌曲采用蒙古民歌的音调为创作素材,在中低音区紧紧围绕主音,呈波浪式发展进行,节奏宽松,采用一字倚音、长拖腔的手法创作,音乐仿佛将人们带到了辽阔的草原,在美丽的夜色中唱起这款款深情的小夜曲,表达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 知识点:装饰音倚音曲式结构 A + B 单二部曲式结构 主题 副歌 拓展:为《草原之夜》协作表演 1、个别歌唱表演 2、集体合作表演 歌唱、舞蹈、器乐伴奏等课堂学习自我评价表(占学月评价8%) 班级: 姓名: 座号: 1、今天欣赏蒙古歌曲,你会跟着唱吗? A.会 B.会一点 C.不会 2、今天学习的内容,你可喜欢? A.喜欢 B.有点喜欢 C.不喜欢 3、以100分为满分,你会给自己这节课的学习效果打多少分?_____ 4、这节课,你觉得谁的表现最值得表扬?_____我们今天的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