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526893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二单元《打枣》人教新课标(2014秋)

日期:2024-06-16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1次 大小:2693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二,单元
  • cover
《打枣》教学设计 (欣赏课) 一、教材分析 《打枣》是一首活泼风趣的唢呐独奏曲,表现了河北农村,爷爷和孙女在庭院里打枣的欢乐情景。独奏者持两支唢呐,用大唢呐(奏出的低较音)代表爷爷,小唢呐(奏出的音比大唢呐高一个八度)代表孙女,大小唢呐轮流演奏,频繁的乐队过门十分生动地烘托了欢乐气氛。 乐曲由散板开始,大唢呐演奏出了高亢生动的音调,一下把人们带到了北方农村的场景中去,随即,音乐从慢起开始转向中板,初步呈示了打枣的欢快场面。当速度转入中快时,大唢呐奏出了风趣的主题: 不久,小唢呐在高八度的音区奏出了同样的主题作为答应。随后,大小唢呐作对唱式的衔接,速度越来越快,情绪越来越欢快。最后,乐曲在唢呐模仿爷爷的大笑声中戛然而止。 二、教学目标 欣赏唢呐独奏《打枣》,感受乐曲诙谐、幽默的音乐形象。 三、教学重、难点 1. 通过欣赏乐曲《打枣》,了解民族乐器唢呐,听辨大小唢呐的音色区别。 2. 通过欣赏乐曲《打枣》,想象爷爷、孙女的“对话”场景。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播放乐曲《打枣》引子部分,请学生听辨乐器音色。 教师出示唢呐图片,结合音响,介绍唢呐的形制、音色及简单的吹奏方法。如果教师或班上有会吹奏唢呐的学生,能现场演奏唢呐效果更好。 (二)欣赏乐曲《打枣》 1. 完整听赏乐曲,初步感受乐曲的情绪。 完整播放《打枣》并提出问题: 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你能听出大小唢呐的“对话”吗? 师:《打枣》是一首活泼、风趣的唢呐独奏曲,表现了河北农村,爷爷和孙女在庭院里打枣的欢乐情景。 2. 分段听赏。 (1)听赏《打枣》引子部分。 乐曲由散板开始,唢呐奏出明亮、高亢、具有河北民间音乐风格的音调,仿佛把我们带到了北方农村。 (2)听赏乐曲主题。 师:引子之后,由唢呐吹奏乐曲主题。播放《打枣》乐曲主题,学生听赏。 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一起唱一唱这个主题。要熟悉并记住这个主题的音调,因为在这首乐曲中,主题反复出现了好几次。 学生随教师的琴声一起唱主题。 师:这个主题是由唢呐和乐队一起演奏的,乐队在其中起到了过门的作用。请同学们再听一遍,体会一下乐队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再次播放乐曲《打枣》主题,学生仔细聆听,体会乐队的作用。 (3)听赏大小唢呐的“对话” 师:这首乐曲虽然是唢呐独奏,其实是由两只唢呐与民乐队一起演奏的。我们来听一下这个部分。 播放大、小唢呐的“对话” 音频部分。 师:乐曲描绘了爷爷和孙女在庭院里打枣的场景。请同学们想一想:大、小唢呐演奏的这一段,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场景呢?(爷爷和孙女的对话。) 师:这一段描绘了爷爷和孙女在打枣时的“对话”。小唢呐代表小孙女,大唢呐代表爷爷。我们再听一遍。 再次播放大、小唢呐的“对话”音频部分,学生认真听赏。 师:同学们注意到了吗?爷爷和孙女的“对话”,其实就是乐曲的主题部分稍加变化。变奏是民间音乐中常用的手法。 师:请同学们边听边看主题曲谱,看看哪一句是小唢呐演奏的?哪一句是大唢呐演奏的? 师:请同学们注意聆听乐曲结尾处,大唢呐模仿了爷爷的笑声。 3.完整听赏乐曲。 完整聆听乐曲《打枣》音频,学生认真聆听并随音乐的进行展开想象。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欣赏唢呐独奏曲《打枣》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乐曲诙谐、幽默的音乐形象以及歌曲的民族风格。希望在课后同学们能够自己欣赏了解更多的不同民族风格的音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